消防装备中的( )是消防员灭火救援的根本。
A:消防车辆 B:防护装备 C:到场时间 D:灭火救援装备
1986年4月26日,在进行一项实验时,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酿成世界和平利用核能史上的最惨重灾难。a.这场事故中有2人因爆炸当场死亡;b.4个月后前苏联官方公布有31人因急性辐射病死亡;c.参加救援的83.4万人中有数万人先后出现皮肤损伤、白内障、再生障碍性贫血及不育;d.事故发生后的20年内有27万人因核泄漏事故患上癌症,其中致死9.3万人;e.事故发生至今在切尔诺贝利地区,畸形婴儿的出生率仍高于其他地区。
此次事故中参加救援的医务人员受到的辐射主要属于
A:职业照射 B:医疗照射 C:公共照射 D:天然本底照射 E:以上均不是
消防装备中的()是消防员灭火救援的根本。
A:消防车辆 B:防护装备 C:到场时间 D:灭火救援装备
装备事故等级分为()。
A:一般事故 B:责任事故 C:重大事故 D:特大事故
根据事故应急措施需要,应该制定应急救援装备、器材配置方案,主要包括:()。
A:抢险器材设备 B:通信设备 C:人员防护装备 D:救护器材设备 E:车辆设备
在()等灾害事故救援时,必须着抢险救援服,佩戴抢险救援头盔、抢险救援靴、手套等防护装备。
A:实施交通事故 B:建筑倒塌 C:群众救助 D:石油化工火灾
《安全生产法》中的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对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事故抢救工作做了明确规定,主要包括()等内容。
A: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组织 B: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 C: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和结案 D:应急救援人员和装备以及组织事故抢救 E:生产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及公布
要努力形成()体系,确保应对各种事故,尤其是重特大且救援复杂、难度大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的装备和物资需要。
A:应急管理体系 B:应急救援体系 C:多层次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储备
A 铜业公司是某大型企业的控股子公司,2009 年,A 铜业公司新建采用艾萨熔炼技术生 产铜及硫酸的项目,项目于 2009 年 1 月开始建设,9 月 10 日投产运行。项目主要工艺设备 有艾萨熔炼炉、电炉、余热锅炉等。艾萨熔炼炉产生的高温烟气进入余热锅炉,经热交换后 产生蒸汽,热交换后的烟气经除尘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余热锅炉设计额定蒸汽压力 2.5MPa、额定蒸发量 35t/h、额定蒸汽温度 350 ℃。 2009 年 11 月 24 日 20 时,当班调度甲听到一声巨响,随即在监控系统屏幕上看到余热 锅炉房有大量蒸汽喷出。 甲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立即拉响警报, 通知紧急停炉和现场人员 撤离,报告公司总经理乙。乙接报后,立即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同时赶往现场指挥救援。 21 时,经人员清点,仍有 5 名职工下落不明,乙派 2 名工人进入现场查看情况,因现场蒸 汽太大,2 名工人被烫伤。于是紧急外调防护服,救援人员穿上防护服进入余热锅炉房,发 现有 4 名职工死亡、1 人重伤。 事后查明,事故发生时余热锅炉的运行压力 2.3MPa、蒸汽温度 310℃,从熔炼炉到余热 锅炉的冷却屏波纹金属软管爆裂,大量高温饱和蒸汽喷出,导致现场人员伤亡。此次事故的 直接经济损失为 420 万元。 根据以上场景, 回答下列问题
从该起事故应急过程看,A 铜业公司事故应急预案中应补充完善的内容包括
A:调度员应急响应程序 B:事故报告程序 C:应急装备配备要求 D:应急处置程序 E:人员清点程序
D煤矿采用井工开采方式,设计生产能力450万t/年,服务年限35年,基建施工年限5年,2009年1月1日开始建设。该煤矿基建工程分别由两家施工企业承担,井下有5个基建工作面。矿井开采的煤层上部岩层中有2个含水层,开采煤层周边有采空区和废弃井巷,并已探明采空区充水。
2010年4月25日13时,当班工人在井下第3基建工作面作业时,发现巷道局部有“冒汗”、渗水等透水现象,班长甲立即向调度室报告,但当班调度员接报后未采取任何处置措施。15时10分,第3基建工作面发生重大透水事故。事发时,井下有作业人员185人,紧急升井101人。经3d奋力救援,59人获救。事故导致21人死亡,4人失踪。
事故发生后,D煤矿深感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D煤矿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编制了安全生产专项应急预案,内容包括: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预防与预警、应急处置、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应急组织机构和人员的联系方式、逃生路线、标识和图样以及相关文件附在预案之后。专项应急预案经企业内部评审后印发,并报当地人民政府备案。之后,D煤矿组织开展了透水事故专项应急救援演练。
针对透水事故的一级救援演练,编制全面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