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司生产A,B,C,D四种产品,各种产品本月成本资料如下: (1)A产品成本资料如下: 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8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每件产品100元,工时定额每件产品2小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原材料费用定额每件产品100元,工时定额每件产品1小时。 (2)B产品成本资料: 本月B产品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3)C产品成本资料: 本月C产品完工8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 (4)D产品成本资料: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本月完工产品数量为8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200件。直接材料计划单价每公斤2元,每件产品材料定额为48公斤。单位产品工时定额2.5小时,计划每工时费用分配率为:直接人工5元/小时,制造费用10元/小时。 (5)A产品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本月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B产品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其他成本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C产品原材料于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月末采用在产品按所耗直接材料成本计价法计算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D产品采用月末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分配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条件,分析回答下列第(1)-(4)小题。

有关D产品成本计算正确的是( )。

A: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为22950元 B:完工产品成本为100650元 C:月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为20050元 D:完工产品定额成本为100000元

某企业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4年2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本月完工产成品1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为:第一道工序5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30%;第二道工序2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80%,见表一。 (2)产品成本计算单有关资料,见表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A产品各工序约当产量为( )。

A: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250件 B:第一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50件 C: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160件 D: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约当产量为250件

某企业A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开始生产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4年2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本月完工产成品13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完工程度为:第一道工序5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30%;第二道工序200件,本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相当于完工产成品的80%,见表一。 (2)产品成本计算单有关资料,见表二。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本月A产品的成本计算正确的是( )。

A:月末完工产品成本中直接材料为58500元 B:月末在产品成本中直接人工为24800元 C:月末在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为6500元 D:月末完工产品成本中制造费用为2300元

A产品有关资料如下: (1)月末A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及工时定额为:第一道工序80件,工时定额为4小时;第二道工序70件,工时定额为2小时,假定完工程度均为50%。 (2)A产品各项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计价。该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为50元,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该种产品每小时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为4元,制造费用为3元。该种产品5月份的完工产品为300件,各项费用的累计数为:直接材料为22300元,直接人工为9200元,制造费用为7000元,合计38500元。 要求:按定额成本计算在产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第(1)~(2)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月末在产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160小时 B:月末在产品在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350小时 C:月末在产品在第一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320小时 D:月末在产品在第二道工序的定额工时为480小时

某企业A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加工完成。A产品耗用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生产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2013年2月与A产品有关的资料如下: 1.本月完工产品1400件。月末在产品数量为:第一道工序600件,第二道工序400件,第三道工序200件。A产品在产品定额工时为10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为50小时,第二道工序为30小时,第三道工序为20小时。各阶段发生的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在生产过程中均衡发生。假定各工序在产品完工程度平均为50%。 2.本月产品成本计算单有关资料如下: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一3.题(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第一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为25% B:第二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为65% C:第三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为90% D:第三道工序的在产品完工程度为100%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原油罐区设有6座10 × 104m³外浮顶储罐,储罐浮盘为钢制双盘式外浮顶,密封装置采用二次密封。储罐直径为80m,高21.80m,泡沫堰板距罐壁1.20m。罐区布置如图2—30—1所示。 经计算确定罐区泡沫混合液设计流量为1201/s,系统设计压力为1.20MPa,配置泡沫混合液用水量为253m³,泡沫液用量为7.83m³(采用质量分数为3%的水成膜泡沫液)。每个储罐设有12个PC8泡沫产生器,罐区配有3支PQ8泡沫枪,用于扑救流散火灾。罐区采用环状供水管网,消防冷却水和泡沫混合液用水均有2条干管与各自环状管网连接。 罐区设消防泵房1间,5000m³消防水池2座。消防泵房设有消防冷却供水泵4台,每台流量为1801/s,扬程为185m;泡沫消防泵2台,每台流量为1801/s,扬程为120m;稳压泵1台,流量为101/s,扬程为120m。消防泵房及水源布置如图2-30-2所示。 罐区设泡沫站1座,内设平衡压力式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液泵采用水轮机驱动,设有1座有效容积为12m³的不锈钢泡沫液罐,储存质量分数为3%的水成膜泡沫液。泡沫站管路布置如图2—30-3所示。 罐区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手动报警系统和工业电视监控系统。泡沫灭火系统采用人工确认火灾,远程控制启动消防设施的控制方式。当罐区发生火灾时,经确认火灾后,人工开启消防控制程序,程序自动启动消防泵、比例混合装置和开启相应的阀门,对起火油罐进行冷却和灭火。泡沫灭火系统可在5min内将泡沫混合液输送至罐上任何起火点。 图2-30-1罐区布置图

下列属于本工程泡沫灭火系统施工质量验收内容的为(  )。

A:泡沫液储罐、泡沫比例混合装置、泡沫产生器、消防泵、泡沫消火栓、阀门、压力表、管道过滤器、金属软管等系统组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安装位置及安装质量 B:管道及管件的规格、型号、位置、坡向、坡度、连接方式及安装质量 C:固定管道的支、吊架,管墩的位置、间距及牢固程度 D:消防泵房、水源及水位指示装置 E:施工单位资质等级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定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40m,桩间土的内摩擦角φ=20°,试问,计算桩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时,其地基变形计算深度(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33 B:37 C:40 D:44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土层条件同题1。当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最终沉降量时,试问,实体深基础的支承面积(m2),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1411 B:1588 C:1729 D:1945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土层条件同题1,筏板厚800mm。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最终沉降时,假定实体深 基础的支承面积为2000m2 。试问,桩底平面处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kPa),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采用实体深基础计算桩基础沉降时,在实体基础的埋深面积范围内,筏板、桩、土的混合重度(或称平均重度),可近假取20kN/m3。

A:460 B:520 C:580 D:700

某高层建筑采用的满堂布桩的钢筋混凝土桩筏基础及地基的土层分布,如图14-17(Z)所示:桩为摩擦桩,桩距为4d(d为桩的直径)。由上部荷载(不包括筏板自重)产生的筏板面处相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平均压力值为600kPa;不计其它相邻荷载的影响。筏板基础宽度B=28.8m,长度A=51.2m;群桩外缘尺寸的宽度b0=28m,长度a0=50.4m.钢筋混凝土桩有效长度取36m,即假定桩端计算平面在筏板底面向下36m处

假如桩端持力层土层厚度h1=30米,在桩底平面实体深基础的支承面积内,对应于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时的附加压力为750kPa;且在计算变形量时,取ψs=0.2。又已知,矩形面积土层上均布荷载作用下的角点的平均附加应力系数,依次分别为:在持力层顶面处α0=0.25;在持力层底面处,α1=0.237。试问,在通过桩筏基础平面中心点竖线上,该持力层土层的最终变形量(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93 B:114 C:126 D:184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