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酒店一楼有一空调机房,建筑面积250m。空调主机1990年购入,当时的购入价为500万元,同型号空调主机现行市价为458万元。现该空调主机已累计折旧225万元,市场价值为250万元,拆除费用5万元。如改换新式空调主机(其他配套设备不需改动),则购置,安装新式空调主机和机房改造费用为700万元,新式空调主机的占地面积50m,节约的200m面积可以提供160m的营业面积供出租。酒店经理委托估价师提供改换空调主机和置换空调机房用于出租的经济分析。估价师经调查得知,将部分空调机房置换用于出租不违反规划要求,附近酒店一楼出租的年客观净收益为每1m营业面积4000元,出租面积的装修改造费用由承租方自负。问:

如年资本化率为5.25%,则至少需签订( )年的租约,方能确保在该租期内能够通过置换空调机房回收改换空调主机的净支出。

A:7 B:8 C:9 D:10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题: 某市一栋综合楼,地下4层,地上20层,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总建筑面积为30万㎡,主楼与其裙房之间设有防火墙等防火分隔设施,主楼各层建筑面积均大于1000㎡。该综合楼总平面布局及周边民用建筑等相关信息如图1—11—1所示。该综合楼地下三、四层均为人防层,其主要使用功能均为普通汽车库、复式汽车库和储存可燃固体的库房;地下二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展览厅、管理用房及燃气锅炉房、柴油发电机房、变压器室、配电室、消防泵房等设备用房;地下一层主要使用功能为消防控制室、管理用房及商场营业厅。主楼首层主要使用功能为门厅、咖啡厅、自助餐厅、商场营业厅,地上二、三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儿童游乐厅、展览厅、商场营业厅,地上四层至地上十九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办公室,地上二十层主要使用功能为会议厅、多功能厅。裙房首层至地上六层主要使用功能为商场营业厅。该建筑按有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配置了室内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消防设施及器材。

该综合楼地下二层使用功能为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为900m2,其中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建筑面积为750m2,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符合规范要求。(  )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建筑总高度26m,总建筑面积137519㎡。其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人防、设备用房和建筑面积为10000㎡的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停车数为499辆,建筑层高3.70m,净高2.30m,主梁高0.90m,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并按排风与排烟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风口与排烟口分开设置,系统排烟量按每小时换气6次计算,其中最大的一个机械排烟系统为PY(F)-B1-3系统,为防烟分区Ⅰ(面积为1426㎡),防烟分区Ⅱ(面积为1726㎡)和防烟分区Ⅲ(面积为2000㎡)服务,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53280m³/h,系统构成如图2—31—1所示。 该系统的主排烟风管上壁贴主梁底敷设,每个防烟分区接出一排烟支管,支管从主管接出处设有排烟防火阀。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两个排烟口,均设在风管下壁,每个百叶排烟口均带排烟阀,具有手柄启动和电信号自动控制功能,平时常闭,每个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距离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接出两条排风竖管,在接出处设70℃防火阀,平时常开,在温度达到70℃时,能自动关闭,在竖管上还设有上下两个常开百叶风口,上部和下部排风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车尾气。主排烟风管进入风机房后与正压送风机保持3m远距离,并在接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总防火阀,该阀动作后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该系统所服务的区域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风机排烟量的50%确定。 该地下汽车库设有与地上商业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采用楼梯间竖向井道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风口按“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风口的原则”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层,加压送风量按规范选用,能满足门洞风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业区有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并沿防烟楼梯间敷设至屋面。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电源自动切断,火灾确认信号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运行并联动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排烟风机前的总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联动停运。火灾时,当进入排风支管的烟温达70℃时支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运。 该系统在消防验收时,采用在现场向感温探测器加温的方法使其动作,并手动按下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上的排烟风机转入排烟工况,并联动系统上的6个排烟口自动开启,随后验收人员用柔软纸条贴在排烟口处,只见软纸条未被风口吸引,因此该系统验收不合格。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GB50045--1995)规定,下列符合防烟楼梯间要求的是(  )。

A:楼梯间及前室内不应附设烧水间 B:楼梯间前室应设置防排烟设施 C:楼梯间严禁敷设可燃气体管道 D:楼梯间的疏散门应朝疏散方向开启 E:楼梯间前室应设置消火栓

根据下面材料,回答题: 某商业建筑,建筑总高度26m,总建筑面积137519㎡。其地下一层为地下汽车库、人防、设备用房和建筑面积为10000㎡的地下商业。地下汽车库停车数为499辆,建筑层高3.70m,净高2.30m,主梁高0.90m,车库防火分区面积均小于4000㎡,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机械排烟系统按防火分区设置,并按排风与排烟兼容的模式工作,且排风口与排烟口分开设置,系统排烟量按每小时换气6次计算,其中最大的一个机械排烟系统为PY(F)-B1-3系统,为防烟分区Ⅰ(面积为1426㎡),防烟分区Ⅱ(面积为1726㎡)和防烟分区Ⅲ(面积为2000㎡)服务,其排烟风机的排烟量为53280m³/h,系统构成如图2—31—1所示。 该系统的主排烟风管上壁贴主梁底敷设,每个防烟分区接出一排烟支管,支管从主管接出处设有排烟防火阀。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设有两个排烟口,均设在风管下壁,每个百叶排烟口均带排烟阀,具有手柄启动和电信号自动控制功能,平时常闭,每个排烟口距防烟分区最远距离不大于30m。另外在每条支管的适当位置上接出两条排风竖管,在接出处设70℃防火阀,平时常开,在温度达到70℃时,能自动关闭,在竖管上还设有上下两个常开百叶风口,上部和下部排风口各按比例排除汽车尾气。主排烟风管进入风机房后与正压送风机保持3m远距离,并在接人排烟风机前设置280℃自动关闭的总防火阀,该阀动作后能联动排烟风机停运。该系统所服务的区域设有机械补风系统,补风量按风机排烟量的50%确定。 该地下汽车库设有与地上商业共用的防烟楼梯间并设有正压送风系统,采用楼梯间竖向井道加压送风、前室不送风方式,风口为常开百叶风口,风口按“每隔二到三层设一个风口的原则”布置在地上一、三、五层,加压送风量按规范选用,能满足门洞风速的要求。由于地下商业区有餐饮场所,厨房油烟管道采用不锈钢板制作,并沿防烟楼梯间敷设至屋面。 发生火灾时建筑内所有通风空调系统的电源自动切断,火灾确认信号自动启动排烟风机运行并联动打开起火防烟分区的排烟口,当排烟风机前的总防火阀280℃自动关闭时排烟风机联动停运。火灾时,当进入排风支管的烟温达70℃时支管上的防火阀自动关闭,并联动排烟风机停运。 该系统在消防验收时,采用在现场向感温探测器加温的方法使其动作,并手动按下手动报警按钮,系统上的排烟风机转入排烟工况,并联动系统上的6个排烟口自动开启,随后验收人员用柔软纸条贴在排烟口处,只见软纸条未被风口吸引,因此该系统验收不合格。

高层建筑通风、空调系统管道和设备的(  )应为不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

A:保温材料 B:固定件 C:消声材料 D:黏结剂 E:阀门

弱电机房工程设计空间设备的布置要求有()。

A:各设备(柜、台、盘)前,应留有操作、维护空间。设备前操作距离应大于或等于1.5m;背后开门的设备,背面距墙不宜小于0.8m;并排布置的设备总长度大于或等于4m时,两侧均应设置通道 B:一般墙挂式设备安装高度宜为底边距地1.3~1.5m,侧面距墙应大于或等于0.5m;活动地板下至各设备的线缆应敷设在封闭的金属线槽中 C:视频监控系统和有线电视系统电视墙前面的距离应满足观察视距的要求,视距宜为主要监视器画面对角线长度的4~6倍 D:为防雷从室外引入至各个机房的电缆应设电涌保护器,光缆的金属加强芯应接地

RNC机房中对设备安装位置要求正确的是:()

A:一排机柜与另一排机柜之间的间距不小于1.2m B:机柜侧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m C:第一排机柜正面与墙的距离不小于1.5m D:多排布置机柜时,第一排机柜的正面对着操作维护台

电信机房铁架安装方式的确定,应根据电信机房的规模、安装设备的结构程式以及()布置的要求等因素,因地制宜地确定。

A:设备高度 B:设备 C:列架 D:列架宽度

机房设备列之间以及走道的宽度应根据().设备重量以及维护空间要求决定.

A:设备体积 B:机房面积 C:走线加位置 D:机房荷载

机房平面布置的要求是().

A:近、远期结合,既要考虑便于维护又要考虑远期的发展 B:设备间的布线距离最短,便于走线 C:便于维护、施工和扩容 D:提高机房面积利用率 E:机房整齐和美观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