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且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2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考虑非承重墙影响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
=1.08s,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均为12.5kN/m
(按建筑面积37.5mx37.5m计算)。试问,按底部剪力法确定的多遇地震下的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
(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作答。
A:2000 B:2700 C:2900 D:3400
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且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2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柱B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50,剪跨比大于2,恒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
=7400kN,活荷载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
=2000kN(组合值系数为0.5),水平地震作用下的轴力标准值N
=500kN。试问。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当未采用有利于提高轴压比限值的构造措施时,柱B满足轴压比要求的最小正方形截面边长h(mm)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风荷载不起控制作用;边榀构件的地震作用增大系数取1.15。
A:750 B:800 C:850 D:900
某四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各层结构计算高度均为6m,平面布置如图2-1所示,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且为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I2类,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 
假定,现浇框架梁KL1的截面尺寸6xh=600mmx1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梁端底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
=4418mm
,梁端顶面实配纵向受力钢筋面积A
=7592mm
,h
=1120mm,a
=45mm,ξ
=0.518。试问,考虑受压区受力钢筋作用,梁端承受负弯矩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设计值M(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2300 B:2700 C:3200 D:3900
按照我国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规定,位于()抗震设防烈度地区内的建筑物应考虑抗震设防。
A:抗震设防烈度为5~9度 B:抗震设防烈度为5~8度 C:抗震设防烈度为5~10度 D: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
A: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B: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时期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C: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建筑物或住宅小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D: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的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称为()。
A:抗震设防烈度 B:抗震设防标准 C:地震作用 D:设计地震动参数
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一般可取下列()烈度。()
A:《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的地震基本烈度 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对应的地震烈度 C:采用建设单位指定的烈度 D:对已编制抗震设防区划的城市,可采用批准的抗震设防烈度
抗震设防烈度是指()
A: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B: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时期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C: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建筑物或住宅小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 D:一个地区在今后50年可能遭遇到的最大地震烈度
由抗震设防烈度或设计地震动参数及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的衡量抗震设防要求高低的尺度称为()。
A:抗震设防烈度 B:抗震设防标准 C:地震作用 D:设计地震动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