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2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而就诊,测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一周时间,且一天内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1℃。
其热型为 ( )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超高热
某男性患者,23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剧烈咳嗽,持续发热而就诊,测体温持续在39~40℃左右一周时间,且一天内体温波动幅度不超过1℃。
其热型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超高热
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在此之前需要进行安全性评价。
将动物资料外推至人不存在的问题是
A:人群中个体敏感性的变异 B:有高剂量向低剂量外推时,一些化学物在高、低剂量条件下毒性反应有很大差异 C:低剂量范围内的剂量-反应关系复杂多样 D:低剂量范围内机体对毒物代偿能力问题 E:毒性反应的种属差异,据动物试验不能获得对人类的NOAEL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不同化学物质的致畸强度的比较一般用
A:活产幼仔平均畸形出现数 B:畸形出现率 C:母体畸胎出现率 D:致畸指数 E:母体/发育毒性比值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如果致畸试验得出该化学物无致畸作用,则其致畸指数范围为
A:<1 B:<10 C:100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强发育毒性一般母体/发育毒性比值
A:>1 B:>2 C:>3 D:>4 E:>5
对一种化学物质进行发育毒性评价。
如果该化学物动物实验确定,但无人类致畸资料,则该化学物属于EEC和OECD提出的哪类发育毒物
A:Ⅰ类 B:Ⅱa C:Ⅱb D:Ⅲ类 E:Ⅳ类
有一种新合成的化学物质,拟应用于化妆品中,先需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价。提示:在该化学物安全性评价的基础上,结合其危险度评价的资料来制定其安全限值(卫生标准)。
如果对该化学物质进行危险度管理,不属于应该包括的内容是
A:制定该化学物质的卫生标准 B:对其使用进行环境检测 C:对接触人群进行观察监护 D:执行其相应的卫生标准 E:进行危险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