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单位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供沉降观测成果表()。

A:沉降观测点分布图及周期沉降展开图 B: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C: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D: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E:楼层标高超测记录

沉降差是指:()

A:相邻两基础边缘点沉降量之差 B:基础长边两端点沉降量之差 C:相邻两基础中心点沉降量之差 D:基础短边两端点沉降量之差

连续式沉降器中的固体粒子能从液体中的分离的条件是()。

A:清液在沉降器中的停留时间应小于固体粒子沉降时间; B:清液在沉降器中的停留时间应大于固体粒子沉降时间; C:清液在沉降器中的停留时间应小于或等于固体粒子沉降时间; D:清液在沉降器中的停留时间应大于或等于固体粒子沉降时间

磷酸沉降分离的生产能力主要取决于()

A:沉降时间、沉降剂 B:沉降槽截面积、沉降时间 C:沉降槽截面积、沉降剂 D:矿的品质

沉降观测成果整理时,应绘出各沉降点的()关系曲线图。

A:时间—荷重 B:时间—沉降 C:荷重—沉降 D:时间—荷重—沉降

积沉降量=()。

A:上次累积沉降量-次沉降量 B:本次沉降量+上次累积沉降量 C:本次沉降量-次累积沉降量 D:本次沉降量+上次沉降量

粘性土受压沉降的特点是()。

A:沉降完成的时间短 B:孔隙大、沉降量大 C:渗透固结时间长 D:孔隙大、排水快 E:土粒压缩大、沉降量大

关于建筑物沉降观测的周期和观测时间,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建筑施工阶段的观测次数与间隔时间应视地基与加载情况而定 B:建筑物使用阶段的观测次数,应视地基土类型和沉降速度大小而定 C:当建筑物突然发生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裂缝时,应立即进行逐日或2~3天一次的连续观测 D: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应由沉降比的大小判定

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判定沉降是否进入稳定阶段时,应由沉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判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小于0.01~0.04mm//d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B: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小于0.01~0.03mm/d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C: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小于0.02~0.04mm/d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D: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度小于0.02~0.03mm/d时,可以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宜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