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0岁,右颈部圆形肿物,2.5cm直径,稍硬,表面光滑,无压痛,随吞咽上下移动。
该病人的治疗是
A:服用少量甲状腺素 B:服用碘剂 C:手术切除肿物 D:观察,无需治疗
患者男,65岁,因“右乳肿块20 d”来诊。查体:右乳触及2.0 cmx1.5 cm肿物,质硬,活动,表面光滑,形态欠规则;生殖系统无异常。
下一步可进行的检查是(提示 乳腺B超:右乳可见一1.7 cmx1.2 cm实性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均质,肿物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提示右乳实性肿物,乳腺癌可能性大。)
A:肿物穿刺病理检测 B:胸部X线片 C:腹部B超 D:乳腺钼靶X线 E:心电图 F:骨扫描
患者女,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该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提示手术将肿物及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经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
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 D:单纯乳房切除术 E:保乳术 F:肿物摘除术
患儿男性,2岁,自出生起在右眼角膜颞下方,见圆形,表面光滑的黄色隆起肿物,随年龄增长,该肿物有逐渐增大趋势。
如果该肿物进一步发展,遮挡瞳孔光学区时,首选的治疗措施是
A:成年后肿物有吸收趋势,故可暂时观察 B:局部注射血管硬化剂,使瘤体萎缩 C:可用锶-90进行放疗治疗 D:肿物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 E:肿物切除联合羊膜移植
某女性患者,40岁,因“发现左乳房无痛性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触及直径3 cm之肿物,质硬,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活动度小,同侧腋窝淋巴结不大。
该患者可选择的手术方式有(提示 手术将肿物及周围乳腺组织一并切除,术中经快速冷冻病理学检查证实为腺癌。)
A:乳腺癌根治术 B: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D:单纯乳房切除术 E:保乳术 F:肿物摘除术
某男性患者,64岁,因“右乳肿块20 d”来诊。查体:右乳触及2.0 cm×1.5 cm肿物,质硬,活动,表面光滑,形态欠规则;生殖系统无异常。
下一步可进行的检查是(提示:乳腺B超:右乳可见一1.7 cm×1.2 cm实性低回声光团,边界清晰,有完整包膜,内部回声均质,肿物后方回声无明显衰减,提示右乳实性肿物,乳腺癌可能性大。)
A:肿物穿刺病理检测 B:胸部X线片 C:腹部B超 D:乳腺钼靶X线 E:心电图 F:骨扫描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发现右乳无痛性肿物5 d”来诊。查体:肿物位于右乳外上象限,活动,表面不光滑。
为查明肿物性质,首选的检查是
A:超声 B:乳腺钼靶X线片 C:细针穿刺活检 D:核芯针穿刺活检 E:肿物切取活检
某女性患者,46岁,因“发现右乳无痛性肿物5 d”来诊。查体:肿物位于右乳外上象限,活动,表面不光滑。
为查明肿物性质,不合适的检查是
A:超声 B:乳腺钼靶X线片 C:细针穿刺活检 D:核芯针穿刺活检 E:肿物切取活检
某女性患者,46 岁,因“发现右侧乳房肿物3个月”来诊。查体:肿物距离乳晕区约3 cm,直径3 cm,质硬,表面不光滑,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无触痛;右侧腋窝可触及1枚淋巴结,1.0 cm×0.8 cm,活动良好。
如肿物核芯针穿刺活检未能明确诊断为乳腺癌,进一步处理方法为
A:严密监测病情变化,暂时不予特殊处理 B:肿物细针穿刺活检 C:再次肿物核芯针穿刺活检 D:肿物切取活检 E:肿物切除活检
涂装时产生漆膜脱落缺陷的原因是表面过于()。
A:光滑 B:平整 C:粗糙 D:凹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