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成孔的控制深度与桩型有关,下面正确的是( )。
A: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摩擦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C:当端承型桩采用钻(冲),挖掘成孔时,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D:当端承型桩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贯入度为主,以标高控制为辅 E:端承摩擦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
对嵌岩灌柱桩钻芯孔的深度要求()
A: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 B: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 C:桩端以下3d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临空面
测量孔的深度时,应选用()
A:正弦规 B:深度干分尺 C:三角扳 D:块规
测量孔的深度时,应选用()。
A:正弦规 B:深度千分尺 C:三角板 D:块规
高精度的盲孔深度的测量通常使用()测量。
A:直尺 B:深度千分尺 C:内径百分表
对嵌岩灌柱桩钻芯孔的深度要求()
A:钻芯孔进入桩底以下持力层深度不应小于1.0米 B:探明桩底以下3-5d桩径范围内的岩土性状 C:桩端以下3d桩径范围内无软弱夹层,断裂破碎带和洞隙分布,无岩体临空面。
岩土工程初步勘察阶段,在预定深度内有软弱土层时,有关钻孔深度正确的说法为( )。
A:原孔深不变,适当增加取样及原位测试的数量 B:所有的控制性钻孔孔深均加深20% C:一般性钻孔孔深均加深20% D:勘察孔深度应适当增加,部分控制性孔应穿透软弱土层或达到预计控制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