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措施不利于提高浸出效率
A.升高温度 B.加大浓度 C.选择适宜溶剂
D.浸出一定时间 E.将药材粉碎成细粉
除另有规定外,流浸膏的浓度为
A.流浸膏 1 m1 相当于原药材 1 g B.流浸膏 1 m1 相当
于原药材 2 g
C.流浸膏 1 m1 相当于原药材 0.5 g D.流浸膏 1 m1 相当
于原药材 3 g
E.流浸膏 1 m1 相当于原药材 5 g
不是导致液体浸出制剂在贮存中发生沉淀的因素是
A.瓶盖封口不严,溶剂挥发使乙醇含量降低
B.所含高分子化合物聚沉
C.贮存湿度过高或过低
D.容器游离出碱性物质使 pH 升高
E.贮存温度过高或过低
关于不同浓度乙醇选择性浸出药材有效成分的表述,
错误的是
A.乙醇含量 1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B.乙醇含量大于 40%时,能延缓酯类、苷类等成分水解
C.乙醇含量 50%以下时,适于浸提苦味质、蒽醌类化合
物等
D.乙醇含量 50%~70%时,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
E.乙醇含量 90%以上时,适于浸提挥发油、有机酸、树
脂等
下列不属于常用的中药浸出方法的是
A.煎煮法 B.渗漉法 C.浸渍法 D.蒸馏法
E.薄膜蒸发法
根据 Fick 第一扩散定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扩散速度与扩散面积、浓度差、温度成正比
B.扩散速度与扩散物质分子半径、液体黏度成反比
C.扩散系数与扩散物质分子半径成正比
D.扩散系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有关
E.扩散系数与克分子气体常数有关
浸出方法中的单渗漉法一般包括 6 个步骤,正确的是
A.药材粉碎 →润湿→装筒→排气→浸渍 →渗漉
B.药材粉碎 →装筒→润湿→排气→浸渍→渗漉
C.药材粉碎 →装筒→润湿→浸渍→排气→渗漉
D.药材粉碎 →润湿→排气→装筒→浸渍 →渗漉
E.药材粉碎 →润湿 →装筒 →浸渍→排气→渗漉
有效成分含量较低或贵重药材的提取宜选用
A.煎煮法 B.回流法 C.蒸馏法 D.浸渍法
E.渗漉法
下列有关药材粉碎的原则,不正确的是
A.粉碎时达到所需要的粉碎度即可
B.粉碎时尽量保存药物组分和药理作用不变
C.植物性药材粉碎前应尽量润湿
D.粉碎毒性和刺激性强药物应防止中毒
E.粉碎易燃易爆药物要注意防火防爆
不影响药材浸出效果的因素是
A.浸出容器的大小 B.药材粉碎粒度 C.浸出溶
剂的种类
D.温度 E.浸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