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上作业应有救生圈、救生衣或救生船等设备。
滑梯救生船每条载客44名,最大载客55名,可移动救生船每条额定载客()名,最大承载48名。
将滑梯/救生船包安装在新的门上顺序().
A:将滑梯/救生船包放在新门前,放在舱门前面,软面朝上,箭头朝舱外 B:向后45度方向拉黄色牵索,将原来的滑梯杆(GIRTBAR)除去 C:将滑梯/救生船包装入新的
下列对生存者在救生船内的水上求生要素描述正确的是().
A:尽量降低身体重心,以防救生船倾覆 B:把救生船连接在一起,以防救生船分散而失去联系 C:在救生船内不能吸烟 D:支起顶棚
水上迫降成功后,原则上最后撤离飞机的救生船应该是()。
A:L1门救生船 B:承载特殊乘客的救生船 C:R1门救生船 D:客舱后部的救生船
救生圈用来营救落水旅客或将救生船与救生船连接起来。
A319—132/133型飞机滑梯为双通道,可做救生船使用。
公司A319飞机上放置的可移动救生船共五条,A320飞机上放置的可移动救生船共六条.
实际上,泰坦尼克号上的救生船数量是符合英国当时的法律规定的,该项法律规定的救生船数量不是基于乘客人数,而是基于船的吨位。当时所有客船的救生船数量都远远低于需要的数量,配备救生船的目的不是用来装下全体乘客,而是预备在发生事故时将乘客转移到救援船上。在那时,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是客船上的救生船搭载人数应是船上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泰坦尼克号的救生船则可以搭载一半的乘客,白星公司还为这种“对乘客安全高度负责”的额外配置没有引起公众注意而感动委屈。
下列说法与本文相符的是( )
A:白星公司唯物是图的做法导致泰坦尼克悲剧的发生 B:英国当时的法律与国际通用的海事安全规则不一致 C:泰坦尼克号配备的救生船数量超过法律规定的数量 D:泰坦尼克号的悲剧从技术角度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如图,位于A.处的海上救援中心获悉:在其北偏东68°方向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该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北偏东30°且距离A.点20海里的C.处救生船,此时,遇险船在救生船的正东方向B.处,现救生船沿着航线CB前往B.处救援,求救生船到达B.处行驶的距离?(参考数据:sin68°≈0.90,cos68°≈0.36,tan68°≈2.50,
≈1.7)

解:如图,延长BC交AN于点D,则BC⊥AN于D.
在Rt△ACD中,∵∠ADC=90°,∠DAC=30°,
∴DC=AC=10,AD=CD=10≈17.
在Rt△ABD中,∵∠ADB=90°,∠DAB=68°,
∴tan68°=
∴BD≈17×2.50=42.5,
∴BC=BD﹣CD≈42.5﹣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