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5岁,因乏力,咳嗽,流涕5 d就诊。查体:贫血貌,双下肢皮肤有少量陈旧性出血点,肝,脾肋下未及,血常规:WBC 2.77x10
/L,Hb 83 g/L,PLT 21x10
/L,血涂片镜检观察,未发现原始及幼稚细胞,可见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可见到巨大红细胞。为明确诊断,患者需抽吸骨髓液检查。
急性白血病与MDS最重要的区别点是
A:全血细胞减少程度 B:骨髓增生程度 C:病态造血是否明显 D:病态造血累及单系或多系 E:骨髓中原始细胞的比例 F:环形铁粒幼细胞的比例 G:原始细胞形态学特点
患者男,2岁,因发热15 d,面色苍白入院。查体:贫血貌,左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脾肋下4 cm,全身散在出血点,血常规:WBC 43.52x10
/L,Hb 78 g/L,PLT 62x10
/L,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65,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原始细胞MPO染色阴性,可能性最大的是
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 C: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D: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 F:红白血病 G: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患者男,2岁,因发热15 d,面色苍白入院。查体:贫血貌,左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胸骨压痛(+),脾肋下4 cm,全身散在出血点,血常规:WBC 43.52x10
/L,Hb 78 g/L,PLT 62x10
/L,骨髓检查原始细胞0.65,拟诊为急性白血病。
有关免疫化学检测,正确的是(提示 患者MPO染色,氯乙酸AS-D萘酯酶染色,α-乙酸萘酯酶(α-NAE)染色阴性,PAS染色原始细胞呈粗大颗粒或块状阳性反应,需进一步做免疫分型。)
A:常规免疫化学染色主要技术有APAAP法,ABC法和免疫荧光法 B:ABC法特异性好,不易受内源性酶的干扰 C:免疫化学检测技术主要包括免疫化学染色和免疫电泳技术 D:免疫固定电泳可用于鉴定冷球蛋白,免疫球蛋白的轻链类型 E:流式细胞技术对于骨髓组织学标本检测十分方便 F:免疫荧光染色法可用多色标记,荧光不容易减退 G: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必须严格对照实验
女性,35岁,发热伴牙龈肿胀,出血15天,化验血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诊断急性白血病。
作用于细胞周期中M期的治疗急性白血病药物是
A:博来霉素 B:甲氨蝶呤 C:环磷酰胺 D:长春新碱 E:柔红霉素
女性,35岁,发热伴牙龈肿胀,出血15天,化验血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诊断急性白血病。
化疗应达到完全缓解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是
A:血红蛋白≥100g/L(男性)或≥90g/L(女性及儿童) 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3.5x10
/L C:血小板≥100x10
/L D:外周血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E:骨髓中原始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男,20岁,苍白,乏力一周。淋巴结及脾大,白细胞计数32.0x109/L,骨髓中原始细胞占83%,过氧化物酶染色阴性。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B:急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红白血病 D: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 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某女性患者,36岁,发热伴牙龈肿胀、出血15天,化验血呈全血细胞减少,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始细胞40%,血清和尿溶菌酶活性增高,诊断急性白血病。
化疗应达到完全缓解标准,不符合标准的是
A:血红蛋白≥100g/L(男性)或≥90g/L(女性及儿童) 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
/L C:血小板≥100×10
/L D:外周血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 E:骨髓中原始细胞≤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正常。
审核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包括()。
A:凭证日期是否真实、数据是否真实 B:对通用原始凭证,还应审核凭证本身的真实性,防止以假冒的原始凭证记账 C:对外来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单位公章和填制人员签章 D:业务内容是否真实
原始记录必须保持其原始性和()。
A:真实性 B:正确性 C:准确性 D:及时性
以下属于原始性动机的是()
A:饥饿,渴 B:性,母性驱力 C:瞌睡,病 D:恐惧,顺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