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45岁,自觉晨起双手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发僵半年,近2个月出现关节肿胀及疼痛。给予阿司匹林,吲哚美辛(消炎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效果不明显,并逐渐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及低热,双腕,肘关节肿痛,活动受限,查血清γ-球蛋白升高,类风湿因子阳性,zongR 60mm/h,CRP升高
若患者经过治疗半年,全身状况明显好转,关节疼痛缓解,仅有右膝关节仍持续肿痛,不能负重行走,查体右膝关节肿胀明显,浮髌试验阴性。X线示关节端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囊性变,关节间隙正常,目前适宜的治疗是 ( )
A:可以停用慢作用抗炎药 B:加强右膝关节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 C:继续原有治疗,定期随访 D:右膝关节置换术 E:右膝关节滑膜切除
女,19岁,自觉清晨两手指间和掌指关节强直,4个月后有运动时疼痛和肿胀,给予阿司匹林,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和金制剂等治疗,均未见效,且病情渐恶化,出现乏力,食欲不振,体重减轻及不规则发热,两肘关节有运动障碍,血清γ球蛋白1.6%,类风湿因子(+)
该患者用一般抗风湿药无效的主要原因为
A:为非风湿性疾病 B:有并发症的风湿性疾病 C:病情属中晚期,关节变形,病情呈进行性加剧的顽固炎症 D:抗风湿药选择和用法不当 E:体质差异
女性,35岁,自觉晨起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发僵一年,6个月后出现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给予消炎痛(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盐制剂治疗未见效,且病情恶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近一个月来出现双腕,肘,膝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第一小时末zongR120mm,CRP升高。
该患者可诊断为
A:痛风 B:风湿性关节炎 C:骨关节炎 D:类风湿关节炎 E:系统性红斑狼疮
女性,35岁,自觉晨起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发僵一年,6个月后出现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给予消炎痛(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盐制剂治疗未见效,且病情恶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近一个月来出现双腕,肘,膝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第一小时末zongR120mm,CRP升高。
患者经过正规内科治疗半年,全身状况明显好转,关节症状明显缓解,但右膝关节仍持续肿痛,不能负重行走,查关节滑膜肥厚,X线示关节端骨质疏松,关节面下囊性变,关节间隙正常,目前适宜的治疗是
A:停用慢作用抗炎药 B:加强右膝关节物理治疗及功能锻炼 C:继续原有治疗,定期随访 D:右膝关节置换术 E:右膝关节滑膜切除术
女性,35岁,自觉晨起双手近端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发僵一年,6个月后出现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给予消炎痛(吲哚美辛)等非甾体类抗炎药和金盐制剂治疗未见效,且病情恶化,出现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及不规律发热,近一个月来出现双腕,肘,膝关节肿痛和运动障碍,化验类风湿因子阳性,第一小时末zongR120mm,CRP升高。
下列关于类风湿因子说法正确的是
A:在正常人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B:其滴度与类风湿病情活动性,严重性无关 C:是一种IgM型的自身抗体 D:在慢性感染性疾病及恶性肿瘤中可出现阳性 E:类风湿因子阴性可以排除类风湿关节炎
某女性患者,41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少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活动。
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补体 B:关节影像学 C:类风湿因子滴度 D:心包积液病理 E:C反应蛋白
某女,41岁,反复手关节痛1年,曾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月来低热,关节痛加重。肘后出现多个皮下结节,检查ESR40mm/h,心脏彩超发现小量心包积液。考虑为类风湿关节炎活动。
对疾病活动诊断最有意义的检查
A:C反应蛋白 B:心包积液病理 C:类风湿因子滴度 D:关节影像学 E:补体
女性,42岁。反复双手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和踝关节肿痛1年,曾间断使用理疗和非甾体抗炎药,症状有缓解,近1个月出现低热、关节肿胀加重,并出现肘关节鹰嘴突皮下结节,检查ESR56mm/h。最适宜的治疗措施是
A: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物 B:选用慢作用抗风湿药 C:关节置换术 D:改为糖皮质激素 E:加用青霉素
关于非甾体抗炎药选药原则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解除平滑肌痉挛性疼痛可首选非甾体抗炎药 B:非甾体抗炎药可替代抗感染治疗 C:治疗未明原因的发热可立即应用非甾体抗炎药 D: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E:非甾体抗炎药可用于创伤剧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