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26岁,腹痛,腹泻2周,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中伴有四肢关节酸痛及低热。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暗红色斑疹,双手指甲周红斑,指腹侧瘀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4.2x10
/L,RBC302x10
/L,HB116g/L,P1T86x10
/L;尿常规示:尿蛋白(+++);大便常规示:黏液样便,脓球(-),WBC(-);腹部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肝脾正常。
如查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24小时尿蛋白1.86g/L;C30.43g/L;zongR64mn/h;用上述治疗方案一周后,患者腹痛腹泻消失,腹腔积液消失,复查zongR46mm/h;尿蛋白(++),患者的病情分析及下一步治疗方案下面哪种最合理
A:患者病情基本控制,治疗有明显效果,渐停用所有药物 B:患者病情得到初步控制,治疗有效,但仍需维持原治疗方案至4~6周时间,待病情完全缓解再渐减量原用药量 C:患者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未完全控制,应换用其他更有效的药物 D:患者病情虽有好转,但仍未完全控制,应加大原药物用量 E:治疗有效,停用所用药物 F:丙种球蛋白
患者男,18岁,因“自幼阴囊空虚”来诊。查体:第二性征发育正常,双侧阴囊内都不能触及睾丸结构,左侧腹股沟外环口上方可及直径约3 cm的椭圆形肿物,表面光滑,活动度好,可推至外环口下方。
经检查右侧腹股沟及腹膜后未见明确的睾丸样结构,左腹股沟处为睾丸,下一步治疗措施是
A:LHRH鼻黏膜喷雾剂治疗 B:注射HCG C:腹腔镜探查术 D:左侧隐睾切除术 E:左侧隐睾下降固定术 F:自体睾丸移植术
患者男,12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 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
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二十岁未婚女性,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乳房发育但乳头小。阴毛和腋毛均缺如。黄体酮注射后无撤药性出血。检查外阴女性,但阴道短浅呈盲端。双侧腹股沟扪及12mmx14mmx12mm大小的实质性质地中等的包块。
双侧腹股沟包块首先要考虑是
A:双侧卵巢 B:双侧肾上腺 C:双侧睾丸 D:双侧淋巴结 E:双侧转移性肿瘤
女,47岁。因白带多,间有阴道少量出血4个月,于2009年5月15日入院。既往月经规律,LMP 2009年5月10日。妇科检查:宫颈重度糜烂样外观,子宫体正常大小,双侧附件未扪及异常。
入院后患者作了妇科B超检查,发现子宫正常大小,子宫内膜厚2cm,左侧附件区可见一个3cmx2cm混合回声块影,右附件区未见异常。为了明确诊断结果,患者应进一步做哪些检查最有临床意义
A:血清CA
测定 B:腹部CT C:诊断性刮宫 D:宫腔镜检查 E:在B超引导下细针穿刺活检 F:宫颈活检
某男性患者,13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
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某男性患者,11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2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某女性患者,49岁,因“绝经后1年阴道不规则出血2个月”来诊。子宫MRI:子宫内膜增厚,肿物充满宫腔;右侧附件区囊实性肿物,4 cm×5 cm;腹膜后多发淋巴结肿大,大者直径2 cm。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样腺癌。
术后病理子宫内膜中分化内膜样腺癌,肿瘤侵达浆膜层,未累及宫颈管、宫旁组织及阴道;右侧卵巢子宫内膜样腺癌,考虑为转移;盆腔淋巴结转移5/37,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1/8,腹股沟淋巴结转移1/6。其分期(FIGO,2009年)为
A:Ⅲa B:Ⅲb C:Ⅲc D:Ⅳa E:Ⅳb
某女性患者,27岁,腹痛、腹泻2周,抗感染治疗无效。病程中伴有四肢关节酸痛及低热。体格检查:面部对称性暗红色斑疹,双手指甲周红斑,指腹侧瘀点。实验室检查:外周血WBC4.2×10
/L、RBC302×10
/L、Hb116g/L、PLT86×10
/L;尿常规示:尿蛋白(+++);大便常规示:黏液样便,脓球(-),WBC(-);腹部B超示:腹腔少量积液,肝脾正常。
如查抗ANA抗体(+);抗dSDNA抗体(+);24小时尿蛋白1.86g/L;C30.43G./L;ESR64mm/h;用上述治疗方案一周后,患者腹痛腹泻消失,腹腔积液消失,复查ESR46mm/h;尿蛋白(++),患者的病情分析及下一步治疗方案下面哪种最合理
A:渐停用所有药物 B:维持原治疗方案至4~6周时间,待病情完全缓解再渐减量原用药量 C:换用其他更有效的药物 D:应加大原药物用量 E:治疗有效,停用所用药物 F:丙种球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