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5岁,因腰痛5年,加重伴右下肢放射性疼痛2个月来诊。患者腰痛卧床可部分缓解,下床活动后明显加重,体重无明显下降。查体:双侧足背动脉搏动良好,双侧直腿抬高实验(-),右小腿外侧针刺觉减退,右侧拇背伸肌肌力Ⅳ级,余无阳性体征。

最佳的手术治疗方法为(提示 X线及CT检查结果示腰4双侧峡部裂,腰4,5水平右侧硬膜受压,腰椎MRI提示腰4到骶1椎间盘均有明显退变性信号改变。)

A:峡部修补融合术 B:单纯椎板切除减压术 C:后路腰4,5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D:后路腰4至骶1椎管减压,椎弓根钉内固定,后外侧植骨融合术 E:前路腰4,5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

 患者女,55岁,因“反复发作性头晕1个月”来诊。高血压病史15年,未规律服用降压药;因冠状动脉狭窄做冠状动脉支架术后1年;否认糖尿病,高血脂病史。吸烟10~20支/dx20年。查体:双侧桡动脉搏动不对称,左侧相对减弱;双上肢血压不对称,右侧165/100 mmHg,左侧100/60 mmHg。

因为这条动脉的病变,TCD有可能检测到的侧支代偿是

A:前交通动脉 B:后交通动脉 C:眼动脉 D:一侧椎动脉到另一侧椎动脉 E:大脑后动脉向前循环通过皮质软脑膜

 患者男,12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 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某患者因高空作业时不慎从5米多高处坠落,当即昏迷,约20分钟后清醒,主诉头痛,恶心,呕吐2次,右侧外耳道有血性液体流出,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除右上肢因骨折制动外肢体活动尚可,约2小时后,头痛,恶心,呕吐加重,进而昏迷,右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差,左侧肢体瘫痪,腱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

对该患者施行的下列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注意观察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 B:预防感染并注射TAT C:禁食并给予常规补液量 D:取头高位,头偏向一侧 E:昏迷常规护理

二十岁未婚女性,原发性闭经。第二性征乳房发育但乳头小。阴毛和腋毛均缺如。黄体酮注射后无撤药性出血。检查外阴女性,但阴道短浅呈盲端。双侧腹股沟扪及12mmx14mmx12mm大小的实质性质地中等的包块。

双侧腹股沟包块首先要考虑是

A:双侧卵巢 B:双侧肾上腺 C:双侧睾丸 D:双侧淋巴结 E:双侧转移性肿瘤

某男性患者,13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某男性患者,11岁,因“双乳肿痛1月余”来诊。患者5年前因双侧隐睾、阴茎下弯行双侧腹股沟探查术及阴茎下弯矫正术,术中未探及睾丸样组织。近1个月出现双侧乳房肿痛。查体:双侧乳房肿大,乳核1 cm;双侧腋下可触及无痛性淋巴结数个,直径均小于1.0 cm。

下一步应进行的检查有(提示:性激素测定:LH 升高,E2升高,T下降;血ACTH和皮质醇正常。染色体核型:46,XY。B超:腹部未见肿物样回声,双侧肾上腺区未见异常团块,双侧腹股沟及后腹膜未见明显睾丸回声。)

A:HCG测定 B:腹部MRI C:甲状腺功能 D:盆腔MRI E:PRL测定 F:垂体MRI G:胸部CT

某女性患者,35岁,有类固醇激素使用史,出现双侧髋关节疼痛1个月余,外院X线及CT检查怀疑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如果核素显像发现:患者双侧股骨头放射性明显减低,股骨颈及髋关节周边放射性分布增高,结合病史,下列诊断中,应首先考虑的是

A:双侧股骨头骨转移瘤 B:双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C:双侧股骨头骨髓瘤 D:双侧股骨头骨髓炎 E:双侧股骨头骨折 F:髋关节炎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