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8岁,糖尿病12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单位,晚餐前24单位,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00g。近来查空腹血糖12.5mmol/L,餐后血糖7.6~9.0mmol/L。
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多次测定空腹血糖 B:多次测定餐后血糖 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D:夜间血糖监测 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患者男,58岁,有糖尿病史10年,一直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对药物的依从性不佳,饮食控制不严格。2周前测定空腹血糖为10.8 mmol/L,现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2.6 mmol/L和19.2 mmol/L。
若要确定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可测定的指标是
A:血浆胰岛素 B:血浆C肽 C:血浆胰岛素原 D:血浆胰高血糖素 E:血浆ICA F:血浆IAA G:血浆GADA H:UAER
患者男,58岁,有糖尿病史10年,一直采用口服降糖药治疗,但对药物的依从性不佳,饮食控制不严格。2周前测定空腹血糖为10.8 mmol/L,现测定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分别为12.6 mmol/L和19.2 mmol/L。
为了解患者是否已发生糖尿病肾病,应测定的指标是
A:血浆胰岛素 B:血浆C肽 C:血浆胰岛素原 D:血浆胰高血糖素 E:血浆ICA F:血浆IAA G:血浆GADA H:UAE
患者女,21岁,因“糖尿病4年,血糖控制不理想半年”来诊。患者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4年,一直应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近半年来监测晚餐后2 h血糖约11 mmol/L,睡前血糖6~8 mmol/L,空腹血糖9~12 mmol/L。
空腹高血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A:黎明现象 B:Somogi现象 C:胰岛素用量不足 D:进食未控制 E:运动量不足
患者,男性,61岁,患糖尿病5年,一直采用口服的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今查空腹血糖1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7mmol/L入院,医嘱:注射胰岛素。
属于强化胰岛素治疗后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A:局部脂肪萎缩 B:胰岛素过量 C:轻度水肿 D:低血糖 E:感染
患者,男性,61岁,患糖尿病5年,一直采用口服的降糖药,但血糖控制不佳。今查空腹血糖10.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7.7mmol/L入院,医嘱:注射胰岛素。
如果患者采用短效胰岛素,注射时间应在
A:饭前1小时 B:饭前半小时 C:进餐时 D:饭后半小时 E:饭后1小时
女性患者,32岁,2型糖尿病病史2年,口服阿卡波糖,平素血糖良好,该患者妊娠4周后血糖波动较大,血糖很难控制。
下列不是血糖差造成的后果的是
A:增加新生儿畸形 B: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C: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并发症与创伤的危险 D:增加巨大儿的可能性 E:增加患儿的抵抗力
患者女,38岁。糖尿病12年,每日皮下注射人混合胰岛素治疗,早餐前30U,晚餐前24U,每日进餐规律,主食量300g,近来查空腹血糖12.5mmol/L,餐后血糖7.6~9.0mmol/L。
为确定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最有意义的检查是
A:多次测定空腹血糖 B:多次测定餐后血糖 C:测定糖化血红蛋白 D:夜间血糖监测 E: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
某女性患者,23岁,因“糖尿病4年,血糖控制不理想半年”来诊。患者被诊断为1型糖尿病4年,一直应用预混人胰岛素治疗,近半年来监测晚餐后2 h血糖约11 mmol/L,睡前血糖6~8 mmol/L,空腹血糖9~12 mmol/L。
空腹高血糖最可能的原因是
A:黎明现象 B:Somogi现象 C:胰岛素用量不足 D:进食未控制 E:运动量不足
某女性患者,32岁,2型糖尿病病史2年,口服阿卡波糖,平素血糖良好,该患者妊娠4周后血糖波动较大,血糖很难控制。
以下不是血糖差造成的后果的是
A:增加新生儿畸形 B:增加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危险性 C:增加母、婴在分娩时发生并发症与创伤的危险 D:增加巨大儿的可能性 E:增加患儿的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