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女士,60岁,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优先选用中长效制剂胰岛素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不控制饮食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患者使用短效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应告知患者发生低血糖反应可能性最大的时间(胰岛素作用高峰时间)是在注射后
A:0.5h B:1~2h C:2~4h D:4~6h E:6~8h
患者,女性,68岁。患糖尿病12年,多次因血糖控制不佳住院治疗,目前经过胰岛素治疗后,血糖稳定,准备出院。
护士向患者解释皮下注射胰岛素经常更换部位的目的是为了避免
A:胰岛素吸收不良 B:胰岛素过敏反应 C:局部形成硬结 D:发生注射疼痛 E:脂肪萎缩
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应经常更换,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注射部位组织硬化 B: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C:防止胰岛素吸收不良 D:防止胰岛素过敏反应 E:防止局部血管闭塞
某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优先选用一种中长效制剂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
皮下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应经常更换,其目的是为了()
A:防止注射部位组织硬化 B:防止注射部位脂肪萎缩 C:防止胰岛素吸收不良 D:防止胰岛素过敏反应 E:防止局部血管闭塞
下列关于胰岛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NPH或长效胰岛素也可以用于静脉滴注 B:目前可以使用的胰岛素制品需要冷藏 C:NPH的作用时间16~24小时 D:皮下注射的常规胰岛素其作用高峰在注射后2~3小时 E:胰岛素的血浆半衰期是7~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