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女士,60岁,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优先选用中长效制剂胰岛素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

某患者,女性,60岁,患2型糖尿病6年,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加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开始胰岛素治疗后可以不控制饮食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胰岛素剂量

病历:患者,男性,16岁。因多饮,多尿伴消瘦乏力1月来诊。空腹血糖16.2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0.72Pmol/L(0.1mU/ml),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提示:检验报告:血糖24.1mmol/L,血酮2.49mmol/L,pH 7.0,此时血压8/5.3kPa(60/40mmHg),患者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提问:下一步应采取下列哪一组措施

A:大量补液,皮下注射胰岛素 B:大量补液,适当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0.1μ/kg C:大量补液,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0.01μ/kg D:大量补液,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0.08μ/kg E:大量补液,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1.0μ/kg F:大量补液,补碱

病历:患者,男性,16岁。因多饮,多尿伴消瘦乏力1月来诊。空腹血糖16.2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0.72Pmol/L(0.1mU/ml),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提问: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

A: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B:消除糖尿病症状 C: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D:彻底治愈 E:降低病死率 F:以上都是

某男性患者,16岁,因多饮、多尿伴消瘦乏力1月来诊。空腹血糖16.2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0.72Pmol/L(0.1mU/ml),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提示:检验报告:血糖24.1mmol/L,血酮2.49mmol/L,pH 7.0,此时血压8/5.3kPa(60/40mmHg),患者诊断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提问:下一步应采取下列哪一组措施

A:大量补液,皮下注射胰岛素 B:大量补液,适当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0.1μ/kg C:大量补液,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0.01μ/kg D:大量补液,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0.08μ/kg E:大量补液,补碱,持续静脉滴注胰岛素每小时1.0μ/kg F:大量补液、补碱

某男性患者,16岁,因多饮、多尿伴消瘦乏力1月来诊。空腹血糖16.2mmol/L,空腹胰岛素水平0.72Pmol/L(0.1mU/ml),诊断为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的目标是

A:使血糖达到或接近正常水平 B:消除糖尿病症状 C:防止或延缓并发症 D:彻底治愈 E:降低病死率 F:以上都是

某女性患者,59岁,患糖尿病11年,3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维持,现双足麻木疼痛,影响睡眠及运动。

1型糖尿病有胰岛素B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呈酮症酸中毒倾向,可分以下几个阶段,但不包括

A:遗传学易感 B:启动自身免疫反应及免疫学异常 C:突发胰岛B细胞功能丧失 D:临床糖尿病 E:糖尿病临床表现明显

某女性患者,59岁,患糖尿病11年,3年前开始注射胰岛素维持,现双足麻木疼痛,影响睡眠及运动。

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适应证不包括

A:2型糖尿病,经饮食及药物治疗控制良好者 B:妊娠与分娩 C:全胰腺切除引起的继发性糖尿病 D:因伴发病需外科治疗的围术期 E: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时

某老年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不满意,改用皮下注射胰岛素。

关于胰岛素治疗,下列不妥的是

A:胰岛素剂量需严格个体化 B: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量 C:老年人胰岛素治疗时血糖控制标准可适当放宽 D:优先选用一种中长效制剂 E:血糖控制不稳时,可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