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饭后服用维生素B
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承担并参加Ⅰ期临床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以下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些是不正确的
A: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降低 B:无定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药物微分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承担并参加Ⅰ期临床的生物等效性试验。
缓释、控释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中,正确的是
A:缓释、控样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与生物等效性试验应在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两种条件下进行 B:受试者的要求及选择标准与普通制剂相同 C:多改给药双周期交叉试验的受试者例数应多于单改给药试验 D:受试缓释、控释制剂与参比缓释、控释制剂比较,AUC符合生物等效性要求,Cmax明显降低、tmax明显延退,即显示该制剂具有缓释或控释动力学特征 E:多次给药取样点的设计,应连续服药时间至少经过7个半衰期后,连续测定3天的谷浓度,以证实受试者血药浓度已达稳态。达稳态后参照单次给药采样时间点设计,测定末次给药完整血药浓度-时间曲线
复方碘口服溶液是一种液体制剂,其处方为:碘50g,碘化钾100g,水适量制成。1000ml其制法:取碘与碘化钾,加水100ml溶解后,再加适量的水使成1000ml,即得。
提示 药物溶解度是制备药物制剂时首先掌握的必要信息,也直接影晌药物在体内的吸收与药物生物利用度。下述影响药物溶解度的因素及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哪些是不正确的
A:药物在溶剂中的溶解度是药物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结果,若药物分子间的作用力大于分子与溶剂分子间的作用力则药物溶解度小;反之,则溶解度大,即相相似相溶 B:多晶型现象在有机药物中广泛存在,晶型不同,溶解度也不同。无定型为无结晶结构的药物,其溶解度较结晶型小 C:对于可溶性药物,粒子大小对溶解度影响不大 D:溶解过程是放热时,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E:多数药物为有机弱酸、弱碱及其盐类,这些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受pH值影响不大 F:一般向难溶性盐类饱和溶液中加入含有相同离子化合物时,其溶解度降低,这是由于同离子效应的影响 G:加入助溶剂、增溶剂,可增加药物的溶解度
对该药进行人体生物利用度研究,采用静脉注射与口服给药方式,给药剂量均为400mg,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的AUC分别为40ug.h/ml和36ug.h/ml。
基于上述信息分析,洛美沙星生物利用度计算正确的是
A:相对生物利用度为55% B: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5% C: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0% D:绝对生物利用度为90% E:绝对生物利用度为50%
对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B: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C: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D: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E: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下列有关生物利用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饭后服用维生素B2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B: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C: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D: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对生物利用度描述正确的有
A: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B:饭后服用维生素B2会提高生物利用度 C: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D: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 E: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对生物利用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微粉化后都能增加生物利用度 B:药物脂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差 C:药物水溶性越大,生物利用度越好 D:饭后服用维生素B将使生物利用度提高 E:无定形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大于稳定型的生物利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