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46岁,51kg。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功能I3级,拟行二尖瓣置换术。血压120/7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75次/分。一直口服维持量地高辛。术前心超检查发现二尖瓣口面积为1cm,EF38%。经必要的术前准备后,择期在全麻复合浅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入手术室建立常规监测,轻度头低位下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穿刺刚完成患者诉胸闷,随即咳出多量泡沫样痰,血压85/50mmHg,心电图示房颤,心室率130次/分,脉搏血氧饱和度83%。

提示:患者二尖瓣置换手术经过顺利,主动脉开放后出现室颤,经二次胸内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20min后转为房颤心律,血压85/50mmHg,心室率128次/分。提问:下述哪些措施有助于该患者维持心肌氧供需平衡?

A:尽可能缩短并行循环时间 B:控制心室率低于100次/分 C:充分补液使左心室舒张末期足够充盈 D:维持满意的血压保证冠脉灌注压 E:维持低体温以降低机体耗氧量 F:血液稀释以增加心肌和组织氧供 G:应用药物或电复律恢复窦性心律 H:应用正性肌力药维持适度的心肌收缩力 I:增加动脉血中的氧含量

患者女,70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20年,因心悸5天就诊。查体:自动体位,BP150/70mmHg,心率119次/分,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率大于脉率。心电图示:心房颤动。

为控制该患者的心室率不宜首选

A:地高辛 B:美托洛尔 C:维拉帕米 D:地尔硫革 E:普罗帕酮

男.50岁,不明原因晕厥。心电图示宽QRS波型心动过速.心室率150次/分。血压60/45mmHg

下列各例治疗应首选

A: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 B:阿托品 C:直流电复律 D:毛花苷C(西地兰) E:肾上腺素

某女性患者,67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人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

近日因胸闷、头晕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下图所示,心房率为92次/分,心室率为40次/分。梯形图显示的诊断应为

A: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起搏心律 E: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某男性患者,26岁,反复心悸数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下图所示(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室率约210次/分,QRS波群时限0.06s。

选择终止该患者心动过速的最佳刺激频率为

A:210次/分 B:100次/分 C:500次/分 D:260次/分 E:400次/分

某女性患者,65岁,冠心病,下壁心肌梗死。10年前因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置入VVI起搏器,起搏频率设置在72次/分。

近日因胸闷、头晕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6所示,心房率为92次/分,心室率为40次/分。梯形图显示的诊断应为

A: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室起搏心律 E:窦性心律、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某男性患者,25岁,反复心悸数年,食管电生理检查诱发出心动过速如图4-7-7所示(图中ESO为食管导联心电图),心室率约210次/分,QRS波群时限0.06s。

选择终止该患者心动过速的最佳刺激频率为

A:210次/分 B:100次/分 C:500次/分 D:260次/分 E:400次/分

心房率300次/分,心室率150次/分,且规整()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房率300次/分,心室率150次/分,且规整()

A:心房扑动 B:心房颤动 C:心室扑动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