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0岁,阵发性心房颤动,显性旁路,因再发心悸,胸闷1 h至急诊室就医,ECG示宽QRS心动过速,R-R间期绝对不齐,心率194次/min,测血压75/40 mmHg。
该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心室颤动 B:室性心动过速 C:心房颤动伴预激前传 D: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E:不适当窦性心动过速
男性,29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至1小时不等。查体: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观察到。
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有意义的是
A:心率>160次/分 B:颈动脉窦按摩能增加房室传导阻滞 C:颈动脉窦按摩使心率突然减慢 D:颈动脉窦按摩时心率逐渐减慢,停止后心率复原 E:心律绝对规则
男,30岁,反复阵发性心动过速史10余年,每次心动过速突然发作,持续数十分钟至数小时,此次心动过速发作1小时而来医院就诊。体格检查:BP100/70mmHg,心脏无扩大,心率200次/分 ,节律规则。
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 )
A: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B: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C:非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D:阵发性心房扑动 E:阵发性心房颤动
女,40岁,经常发生晕厥,心脏检查证实心界不大,心音有力,各瓣膜区均未闻及杂音,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正常,常规心电图检查未见异常, Holter的记录发现有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关于室性心动过速中室性融合波的心电图改变,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
A:P波提前出现 B:P波按时出现 C:QRS波群提前出现 D:QRS波群介于窦性激动与室性激动之间 E:PR间期比窦性略短
男性,30岁,阵发性心悸2年,每次突然发生,持续30分钟~1小时不等,查体心率200次/分,律齐,ECG示QRS波形正常,P波不能明确观察到。
诊断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最有意义的是
A:心率>160次/分 B:颈动脉窦按摩能增加房室传导阻滞 C:颈动脉窦按摩使心率突然减慢 D:颈动脉窦按摩时心率逐渐减慢,停止后心率复原 E:心律绝对规则
某男性患者,29岁。阵发性心悸7年,每次发作持续时间30分钟至2小时不等,发作时心率180次/分左右,压迫眼球或咽部刺激可终止心动过速,其心动过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见图25-6。 
该心动过速的发生机制可能是
A:房室结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 B:心房自律性增强 C:心房内大折返引起的心房扑动 D:房室折返引起的心动过速 E:心室内折返引起的室性心动过速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A:连续3个以上提前出现的房早,心房率150~240/min B:连续3个以上提前出现的房早,心房率70~130/min C:房性早搏时,1个主导心律伴有1个早搏,连续3组以上 D:房性早搏时,2个主导心律伴有1个早搏,连续3组以上 E:提前出现的P,波,P-R>0.12s,3个正常,1个异常,连续3组
房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A:连续3个以上提前出现的房早,心房率150~240/min B:连续3个以上提前出现的房早,心房率70~130/min C:房性早搏时,1个主导心律伴有1个早搏,连续3组以上 D:房性早搏时,2个主导心律伴有1个早搏,连续3组以上 E:提前出现的P,波,P-R>0.12s,3个正常,1个异常,连续3组
非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A:连续3个以上提前出现的房早,心房率150~240/min B:连续3个以上提前出现的房早,心房率70~130/min C:房性早搏时,1个主导心律伴有1个早搏,连续3组以上 D:房性早搏时,2个主导心律伴有1个早搏,连续3组以上 E:提前出现的P,波,P-R>0.12s,3个正常,1个异常,连续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