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母细胞瘤是比较常见的肾上腺恶性肿瘤。
有关该肿瘤错误的描述有 ( )
A:80%发生在5岁以下 B:肿瘤多呈结节状,界清质软 C:常见出血,坏死和囊性变 D:肿瘤组织中出现较多向成熟方向分化的成分提示预后较好 E:为低度恶性肿瘤
患者男性,18岁,因颅内肿瘤手术,术中见肿瘤位于蝶鞍上部,球形,有包膜,直径3cm。
下列关于该肿瘤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
A:囊壁内衬复层鳞状上皮 B:实性区为团块及条索状排列的鳞状上皮 C:部分区可见造釉细胞瘤结构 D:相当于WHOI3级 E:肿瘤来源于颅咽管剩件的鳞状上皮
患者男,40岁。3个月前发现左臂皮下一直径1 cm的结节,患者自述无疼痛,无瘙痒,活动度可。大体检查:蓝紫色结节1枚,1.0 cmx1.0 cmx0.8 cm,境界清楚,无明显浸润性生长,质地中等。低倍镜:有血管腔,其周围包绕卵圆形及梭形肿瘤细胞。
根据以上大体检查及镜检,可排除的肿瘤是
A:血管平滑肌瘤 B:肌周细胞瘤 C:血管肉瘤 D:血管球瘤 E:梭形细胞血管瘤
患者女,48岁,因“左乳内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肿物活动度差,触诊及B型超声均未发现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其姐患乳腺癌,母亲患卵巢癌。术前乳腺内肿物粗针穿刺组织病理诊断浸润性癌,行乳房切除手术。大体检查:乳腺肿瘤呈圆形,2.9 cmx1.9 cmx1.8 cm,边界清楚,质软,切面灰白色。
确诊依据除外
A:癌细胞排列成大片状 B:缺乏腺管和小叶结构 C:肿瘤细胞排列成簇状,小梁状 D:大量的淋巴细胞浸润 E:癌细胞异型明显
患者女,56岁,因“右乳外上象限肿物1周”来诊。查体:肿物活动度尚可,腋下触诊及B型超声均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无乳腺癌及肿瘤家族史,患者自身无乳腺疾病史。术前肿物粗针穿刺活检诊断为浸润性癌,行乳房单纯切除术,术中前哨淋巴结快速冷冻检查。大体检查:乳腺肿物2.9 cmx1.9 cmx1.5 cm,边界尚清,质硬,切面灰白色。
确诊依据除外
A:肿瘤细胞推挤周围乳腺组织形成较清楚的边界 B:肿瘤细胞有异型性,形态不一,缺乏规律性的结构特征 C:肿瘤细胞排列成簇状,小梁状 D:没有坏死 E:见腺管样结构
患者女,16岁,体检发现中上腹部直径10cm的肿瘤,边界清楚,活动度差,表面光滑。
结合年龄,病史,最有可能的诊断是(提示CT表现为胰头直径10cm,密度不均但边缘清晰,内部不规则的低密度区及点状钙化,增强后边缘强化明显,内部不均匀强化,中心部强化不明显。)
A:胰腺癌 B:IPMN C:SCN D:MCN E:SPT F:胰腺淋巴瘤 G:胰岛素瘤 H:胰腺异位脾脏
患者女,16岁,体检发现中上腹部直径10cm的肿瘤,边界清楚,活动度差,表面光滑。
为取得较好预后,治疗应选择(提示血管造影,CTA提示肿瘤与肠系膜上静脉关系密切。)
A:术前新辅助化疗 B:术前新辅助放疗 C:术前新辅助放化疗 D:积极手术探查,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E:支持治疗 F:中药治疗 G:放弃治疗 H:靶向治疗
患者杜某,女,33岁,1年前开始感觉双侧下肢发麻,酥酥地如同过电,仍能照常劳动。3月前开始在双下肢发麻的基础上出现四肢一阵阵剧烈疼痛,如电击样,每天发作多次,因而不敢活动,卧床不起。1个月前开始感觉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但不需导尿。查体:脑神经无异常,眼底正常,四肢力弱,感觉正常,双侧Babinski征(+)。门诊拟诊脊髓肿瘤收入院。
患者拟诊脊髓肿瘤时分析错误的有
A:患者发作性剧烈疼痛可用神经根痛解释 B:双下肢无力可用脊髓压迫解释 C:感觉正常可能因为感觉神经纤维较运动纤维细,受累较晚 D:发作性症状为肿瘤引起的癫儿发作 E:腰穿示椎管无梗阻可用病变未发展到可使椎管梗阻的程度来解释
患者杜某,女,33岁,1年前开始感觉双侧下肢发麻,酥酥地如同过电,仍能照常劳动。3月前开始在双下肢发麻的基础上出现四肢一阵阵剧烈疼痛,如电击样,每天发作多次,因而不敢活动,卧床不起。1个月前开始感觉双下肢无力,排尿困难,但不需导尿。查体:脑神经无异常,眼底正常,四肢力弱,感觉正常,双侧Babinski征(+)。门诊拟诊脊髓肿瘤收入院。
患者拟诊脊髓肿瘤时分析错误的有
A:患者发作性剧烈疼痛可用神经根痛解释 B:双下肢无力可用脊髓压迫解释 C:感觉正常可能因为感觉神经纤维较运动纤维细,受累较晚 D:发作性症状为肿瘤引起的癫痫发作 E:腰穿示椎管无梗阻可用病变未发展到可使椎管梗阻的程度来解释
女,55岁,干部,因右膝关节髌骨骨折,术后3个月,因关节疼痛伴有活动受限就诊。身高163cm,体重75kg。体格检查:右膝关节有手术瘢痕,内侧和外侧有压痛,大腿周径较左侧缩小,右膝肌力较左侧减弱,神膝活动和屈膝活动障碍,浮髌试验(-)。
在进行关节活动度检查时,以下哪一项错误
A:测试前不应做关节活动 B:应采取正确姿势,严格规范操作 C:应防止邻近关节的替代动作 D:主动、被动活动不一致时,应以被动活动度为准 E:测试不宜在关节活动训练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