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8岁,因左下肺癌在支气管内全麻下行左下肺叶切除,有十多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咳嗽,痰量较多,术前测肺功能提示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高血压病史15年,不规则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术前血压控制不够理想。冠心病心绞痛史2年。患者要求术后手术切口无痛或尽可能不痛,并能及早苏醒见到家人。
提示:术中行右单肺通气,SpO
保持在97%以上,50分钟后气道阻力逐渐增大,患者SpO
下降,不能维持在93%以上:听诊健肺呼吸音清晰。提问:下列措施哪些应优先予以考虑?
A: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双腔管的位置 B:使用氨茶碱 C:健侧肺行PEEP D:健肺CPAP与患肺PEEP结合 E:患肺持续吹氧 F:间断双肺通气 G:由于左右分隔,因此术中基本不用考虑分泌物吸引
患者男,78岁,因左下肺癌在支气管内全麻下行左下肺叶切除,有十多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病史。咳嗽,痰量较多,术前测肺功能提示中重度通气功能障碍。高血压病史15年,不规则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术前血压控制不够理想。冠心病心绞痛史2年。患者要求术后手术切口无痛或尽可能不痛,并能及早苏醒见到家人。
提示:术者暂停手术,恢复双肺通气后,患者血氧饱和度升至98%,余生命体征稳定。提问:关于单肺通气时呼吸管理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A:改侧卧位后,应重新检查双腔管的位置 B:为预防术后肺不张,不用考虑外科医师的操作,手术侧肺保持一定程度的气体 C:呼吸机频率越快,越有利于单肺通气交换 D:由于单肺通气,为了排出二氧化碳,因此要过度通气 E:加强血气监测 F:严密监测气道峰压
患者男,64岁,反复咳嗽,咳痰18年,活动后气短4年,加重伴咳黄痰5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2年余,服用“降压0号”。吸烟40余年,已戒烟3年。入院后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
下列措施正确的是(提示 无创正压通气2 h后测血气:pH 7.33,PaCO
71 mmHg,PaO
58 mmHg。SaO
90%,HCO
39 mmol/L,患者意识清楚。)
A:增加吸氧浓度 B:降低吸氧浓度 C:调整无创正压通气(BiPAP)参数:增加IPAP,EPAP不变 D:调整无创正压通气(CPAP)参数:增加压力水平 E:无创正压通气效果不佳,应予气管插管 F: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患者男,64岁,反复咳嗽,咳痰18年,活动后气短4年,加重伴咳黄痰5 d入院。既往:高血压病2年余,服用“降压0号”。吸烟40余年,已戒烟3年。入院后给予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等综合治疗。
下列措施正确的是(提示 无创正压通气2小时后测血气:pH 7.33,PaCO
71 mmHg,PaO
58 mmHg。SaO
90%,HCO
39 mmol/L,患者意识清楚。)
A:增加吸氧浓度 B:降低吸氧浓度 C:调整无创正压通气(BiPAP)参数:增加IPAP,EPAP不变 D:调整无创正压通气(CPAP)参数:增加压力水平 E:无创正压通气效果不佳时,应予气管插管 F:应用呼吸中枢兴奋剂
某男性患者,69岁,2年前诊断肺心病。一周来咳嗽、咳痰、喘息加重伴双下肢水肿。查体:神志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肝肋下2.5cm,质软。双下肢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均增高。血气分析:pH7.335,PaO
50mmHg,PaCO
78mmHg,HCO
34mmol/L。
患者经氧疗、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后病情有好转,但出现尿量减少,伴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加重,考虑心力衰竭无改善,需应用正性肌力药,正确的描述是
A:剂量宜小 B:应用前应注意纠正缺氧和低血钾 C:患者心率>120次/分时应用 D:宜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 E:宜先应用利尿剂 F: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
某女性患者,75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苏普深)针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经初始抗真菌治疗后,仍有咳嗽、咳痰,肺部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转氨酶升高,下一步该如何处理
A:如转氨酶轻度升高,继续用药,加用保肝药物 B:立即停药,等肝功能好转后继续使用至足够疗程 C:加强抗感染治疗 D:如肝功能损害明显,更换抗真菌药,同时予保肝治疗 E:联合抗真菌药,观察疗效
某男性患者,41岁,因吸入光气后呼吸费力2小时入院,给予面罩吸氧及激素、抗感染等治疗,患者病情无好转,呼吸困难加重,予BiPAP无创通气。
若患者需要呼吸机治疗时,其最佳的通气模式是
A:呼气末正压通气 B:压力支持通气 C:压力控制通气 D:容量控制通气 E:同步间歇指令通气
医院感染可发生于机体各部位,了解常见医院感染的流行病学,有助于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
最常见的医院感染是
A:医院肺炎 B:泌尿道感染 C:手术部位感染 D:血流感染 E:胃肠道感染
某男性患者,68岁,2年前诊断肺心病。一周来咳嗽、咳痰、喘息加重伴双下肢水肿。查体:神志清,双肺可闻及湿啰音,心率100次/分,律齐。肝肋下2.5cm,质软。双下肢水肿。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分类均增高。血气分析:pH7.335,PaO
50mmHg,PaCO
78mmHg,HCO
34mmol/L。
患者经氧疗、控制感染、解痉平喘等治疗后病情有好转,但出现尿量减少,伴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加重,考虑心力衰竭无改善,需应用正性肌力药,正确的叙述是
A:剂量宜小 B:应用前应注意纠正缺氧和低血钾 C:患者心率>120次/分时应用 D:宜选用作用快、排泄快的洋地黄类药物 E:宜先应用利尿剂 F:以右心衰竭为主要表现合并严重感染的患者
某女性患者,76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15年,加重1个月"入院。外院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肺部感染"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及解痉、化痰等治疗,病情无好转。入院前痰培养检出"白假丝酵母菌,烟曲菌",胸部CT示双肺多发病变,转本院进一步治疗。
患者经初始抗真菌治疗后,仍有咳嗽、咳痰,肺部症状无明显改善,并出现转氨酶升高,下一步的处理是
A:如转氨酶轻度升高,继续用药,加用保肝药物 B:立即停药,等肝功能好转后继续使用至足够疗程 C:加强抗感染治疗 D:如肝功能损害明显,更换抗真菌药,同时予保肝治疗 E:联合抗真菌药,观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