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8岁。因发热2个月,心悸,气喘1个月就诊。既往体健。患者曾在当地医院以“上呼吸道感染,扩张型心肌病”治疗1月余,体温有所降低,但是心悸,气喘加重,不能平卧,下肢水肿。查体:体温37.9 ℃,血压18/7 kPa。心界向两侧扩大,心率108次/min,律不规整,可闻及频发期前收缩,P2亢进,心尖部可闻及3/6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双期杂音,肝剑突下3 cm,双下肢水肿,周围血管征阳性。X线胸片示:心影呈普遍增大型。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电轴右偏,频发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并行心律,符合左,右心室增大,左心房增大改变。
结合该病例上述检查结果,下列诊断和处理正确的是(提示 血培养阴性。二维超声心动图示:各房,室腔内径均扩大,主动脉瓣回声增强,增厚,主动脉瓣呈前,后二叶式分布,舒张期关闭线偏心,有裂隙。食管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后叶瓣瓣体中断约2 mm,二尖瓣前叶瓣体回声中断约5 mm,主动脉瓣多发赘生物形成。彩色多普勒可探及主动脉瓣,二尖瓣,三尖瓣反流束。)
A:先天性二叶式主动脉瓣 B:纠正心力衰竭 C:抗菌治疗 D:尽早争取手术治疗 E:感染性心内膜炎 F:主动脉瓣及二尖瓣前叶穿孔
某女性患者,40岁,因劳累后心悸、气急1年余而入院。查体: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及二尖瓣开瓣音,并有舒张中晚期隆隆样先递减后递增型杂音,P2亢进,超声心动图示:二尖瓣呈"城垛样"图形,前后瓣叶呈同向运动,开放受限,瓣口面积0.8cm,腱索正常。
如治疗后出现二尖瓣反流严重,此时治疗措施应为
A:药物治疗 B: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C:人工瓣膜置换术 D:二尖瓣分离术 E:PTCA(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
某男性患者,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
,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
关于二尖瓣,可诊断为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前叶脱垂 C:二尖瓣赘生物 D:二尖瓣狭窄伴反流 E:二尖瓣狭窄伴脱垂
某女性患者,56岁,曾有风湿关节疼痛病史,近期出现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听诊于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呈梨形,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见二尖瓣前后叶增厚、钙化,交界处有粘连,瓣膜变形,活动受限,瓣口变小
二尖瓣M型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为
A: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呈"圆顶状"膨向左心室 B: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墙样"改变 C:二尖瓣前后叶镜向运动,EF斜率下降 D:二尖瓣C-D段呈弓背样隆起,呈"SAM"现象 E:二尖瓣C-D段脱向左心房,呈"吊床样"改变
某男性患者,19岁,身高1.85米,瘦长体形,有指征、腕征、眼睛高度近视、晶体脱位、心前区闷痛和气短。超声心动图表现为升主动脉内径明显扩张为54mm,主动脉弓35mm,降主动脉30mm,其内未见明显夹层分离。左室、左房增大,二尖瓣前叶收缩期突向左房,深度为0.78cm,左房内见蓝色花彩血流束,面积为12.3cm
,左室流出道内舒张期见红色花彩血流束,面积7.9cm
关于二尖瓣,可诊断为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前叶脱垂 C:二尖瓣赘生物 D:二尖瓣狭窄伴反流 E:二尖瓣狭窄伴脱垂
某男,49岁。因呼吸困难入院。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36mm、左心室舒张末60mm、收缩末52mm,左心室射血分数46%,各瓣膜回声大致正常,二尖瓣前叶见舒张期震颤。
此患者可能的超声诊断是
A:扩张型心肌病 B:二尖瓣狭窄 C:冠心病心肌梗死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感染性心内膜炎
某女性患者,56岁,曾有风湿关节疼痛病史,近期出现气短、呼吸困难、乏力、心悸等症状,听诊于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X线检查示心影扩大,呈梨形,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见二尖瓣前后叶增厚、钙化,交界处有粘连,瓣膜变形,活动受限,瓣口变小
二尖瓣M型超声心动图的特征性表现为
A:二尖瓣前后叶舒张期呈"圆顶状"膨向左心室 B:二尖瓣前后叶同向运动,呈"城墙样"改变 C:二尖瓣前后叶镜向运动,EF斜率下降 D:二尖瓣C-D段呈弓背样隆起,呈"SAM"现象 E:二尖瓣C-D段脱向左心房,呈"吊床样"改变
某男,49岁。因呼吸困难入院。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房36mm、左心室舒张末60mm、收缩末52mm,左心室射血分数46%,各瓣膜回声大致正常,二尖瓣前叶见舒张期震颤。
此患者可能的超声诊断是
A:扩张型心肌病 B:二尖瓣狭窄 C:冠心病心肌梗死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感染性心内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