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4岁,因“劳力性心悸,气促5年”来诊。患者从未接受过治疗。查体:心尖搏动增强,左下移位,心尖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肺动脉瓣听诊区第二心音亢进,双下肢轻度水肿。
最可能的诊断是(提示 患者10 d前淋雨后高热不退,体温39.6 ℃,伴寒战,当地医院予青霉素钠800万U,静脉滴注,连续10 d,症状无改善。查体:BP 150/50 mmHg,心尖部可闻及全收缩期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胸骨左缘第3~4肋间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双肺可闻及啰音,手掌,足底可见出血点。)
A:脾功能亢进 B:过敏性紫癜 C: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D: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E:急性白血病 F: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历摘要:女性33岁,活动后心悸气促3年,偶有咳嗽,痰中带血,夜间有阵发性气促和端坐呼吸。查体:面颊和口唇轻度发绀,心率90次/分,率齐,心尖区可闻及第一心音亢进和舒张中期隆隆样杂音。
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是最常见的心脏病之一,其中由于风湿热所致瓣膜病的约占我国心脏外科病人的30%左右,对于风湿性心瓣膜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最常累及二尖瓣 B:三尖瓣最少累及 C:可单独损害一个瓣区 D:可以同时累及多个瓣膜区 E:最常见的是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 F:主动脉瓣以关闭不全为主 G:风湿性瓣膜病发病以男性较多 H:近年风湿病,瓣膜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
病历摘要: 男性,32岁,劳累后心悸,气促6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心率10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开瓣音,P2亢进,分裂。心电图示P波消失,R-R间期绝对不等。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常见于
A:左束支传导阻滞 B:主动脉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二尖瓣狭窄 E:房室传导阻滞 F:房间隔缺损 G:右束支传导阻滞 H:肺动脉瓣狭窄
病历摘要:男性,32岁,劳累后心悸,气促6年,加重1周入院。查体:心率100次/分,心尖区可闻及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开瓣音,P2亢进,分裂。心电图示P波消失,波R-R间期绝对不等。
第二心音固定分裂常见于
A:左束支传导阻滞 B:主动脉瓣狭窄 C:动脉导管未闭 D:二尖瓣狭窄 E:房室传导阻滞 F:房间隔缺损 G:右束支传导阻滞 H:肺动脉瓣狭窄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8岁,劳累后心悸气促10年,加重1周入院。PE:心率110次/分,心音强弱不一,心律快慢不等,第一心音亢进,可闻及开瓣音,心尖部可闻及隆隆样杂音。
下列哪些心脏病心尖部不会出现舒张期杂音
A:二尖瓣狭窄 B:左房黏液瘤 C:缩窄性心包炎 D:左向右分流的先心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F:二尖瓣脱垂 G:二尖瓣关闭不全 H:主动脉瓣狭窄
患者,女性,25岁。心慌气短6年,反复咯血1年,因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脉搏一强一弱,心率124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前有隆隆样杂音,无其他异常表现。
心尖区第一心音前隆隆样杂音提示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三尖瓣狭窄 D:肺动脉瓣关闭不全 E:心包炎
女,27岁,心慌气短8年,反复咯血2年,近2日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口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部第一心音前有隆隆样杂音,颈静脉无怒张,肝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性浊音,下肢不肿。
心尖区第一心音前隆隆样杂音何故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心包炎
患者女,27岁。心慌气短8年,反复咯血2年,近2日咯血加重而就诊。查体:双颊紫红,唇发绀,呼吸困难,双肺底散在湿啰音较多,脉搏一强一弱,心率120次/分,律齐,心尖区第一心音反流性杂音为吹风样,颈静脉无怒张,肝未触及,腹部无移动浊音下肢不肿。
心尖区第一心音反流性杂音为吹风样何故
A:二尖瓣狭窄 B:二尖瓣关闭不全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心包炎
某女性患者,50岁,消瘦、吞咽困难2个月,伴心悸、气短、双下肢浮肿。查体:口唇发绀,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第一心音亢进,有二尖瓣开瓣音,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提示有肺动脉__的是
A:二尖瓣开瓣音 B:肺动脉瓣第二心音亢进分裂 C:心尖部舒张期隆隆样杂音 D:下肢浮肿 E:第一心音亢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