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63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就诊前5 h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查体:心率110次/min,血压90/60 mmHg,双肺弥漫性细小水泡音,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表现胸前导联ST段压低0.2 mV,伴有对称性T波倒置。
如果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佳的治疗策略为
A: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B:抗凝治疗 C:静脉溶栓 D:IABP保护下,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重建术 E: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患者男,63岁,有高血压,糖尿病史多年,就诊前5 h突发胸痛,持续不缓解。查体:心率110次/min,血压90/60 mmHg,双肺弥漫性细小水泡音,心脏听诊区未闻及杂音,双下肢无水肿,心电图表现胸前导联ST段压低0.2 mV,伴有对称性T波倒置。
如果确诊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最佳的治疗策略为
A: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B:抗凝治疗 C:静脉溶栓 D:IABP保护下,尽早行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重建术 E: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型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男性患者,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
~V
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曲线,未见坏死型Q波。
如果ST段抬高持续时间>2个月,抬高幅度≥0.2mV,同时伴有坏死型Q波,则高度提示
A:再次心肌梗死 B:室壁瘤形成 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冠状动脉溶栓未通 E:心脏破裂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根据病史及心电图改变,应首先考虑为
A:急性前侧壁心肌梗死 B:急性下壁非Q波型心肌梗死 C:急性下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 D:急性心包炎 E:急性下壁、侧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某男性患者,47岁。饮酒后剧烈胸痛伴大汗40分钟,急查心电图示Ⅱ、Ⅲ、aVF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3mV,ST-T呈单向曲线,aVL、V
、V
导联ST段抬高0.1~0.2mV,相关导联未见坏死性Q波。
如果心电图仅显示Ⅱ、Ⅲ、aVF导联抬高,伴aVL导联ST段下移,Ⅲ导联ST段抬高大于Ⅱ导联ST段抬高,则梗死相关动脉最可能为
A:右冠状动脉 B:左主干 C:左前降支 D:左回旋支 E:左前降支的第一对角支
某男性患者,49岁,发作性胸骨后疼痛2天,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1小时前再发胸痛伴大汗,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就诊,急查心电图示V
~V
导联ST段抬高0.5~0.8mV,呈单向睦线,未见坏死性Q波。
如果ST段抬高持续时间>2个月,抬高幅度≥0.2mV,同时伴有坏死性Q波,则高度提示
A:再次心肌梗死 B:室壁瘤形成 C:心肌梗死后综合征 D:冠状动脉溶栓未通 E:心脏破裂
关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病程中始终无病理性Q波出现 B:可伴有血清心肌酶学升高 C:普遍性ST段压低≥0.1mV,可有V3导联ST段抬高 D:不宜溶栓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