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2岁,因“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4 d”入院。既往高血压,冠心病病史5年。查体:BP 145/90 mmHg,P 96次/min。颅脑CT:蛛网膜下腔出血。经脑血管造影:右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拟行动脉瘤夹闭术。
关于控制性降压,叙述错误的是
A:维持MAP 50~60 mmHg B:高血压患者安全低血压的限度应不超过术前MAP的30% C:控制性降压前应维持足够的血容量 D:动脉瘤分离时血压不需过低,夹闭时加深麻醉即可 E:合并冠心病等脏器低灌注的患者慎用
患者女,59岁,因“颈内动脉瘤(直径8 mm)”拟在全身麻醉下行动脉瘤夹闭术。病史及术前检查无其他系统性疾病。
术中术者要求控制性降压,以下不合适的是
A:MAP<60 mmHg B:加深麻醉 C:MAP<50 mmHg D:应用硝普钠 E:椎管内给予局部麻醉药
一青年行脑动脉瘤切除术。
下列哪项不是预防动脉瘤破裂的措施 ( )
A:避免诱导时颅内压骤升 B:避免插管时血压骤升 C:避免诱导插管及术中呛咳或挣扎 D:动脉瘤切除前应快速输注甘露醇 E:避免血压大幅度的波动
颅内动脉瘤直接手术,指开颅后在动脉瘤部位进行手术干预,以闭塞、切除或孤立动脉瘤,方法包括
A:动脉瘤颈夹闭术 B:动脉瘤孤立术 C:动脉瘤包裹术 D:动脉瘤血栓闭塞术 E:动脉瘤切除术
某女性患者,38岁,大便时突起炸裂样头痛3小时,伴喷射样呕吐。既往体健。体检:T37.5℃,BP145/90mmHg,R20次/分,P85次/分。神志清楚,颅神经检查无异常,颈强直,克、布氏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征(-)。

动脉瘤术中出血时,可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入院后第 2日患者行右翼点开颅瘤颈夹闭术,术中分离瘤颈时,动脉瘤破裂。
A:降低血压 B:压迫颈动脉 C:应用止血纱 D:应用凝血酶 E:暂时阻断载瘤动脉近端或两端 F:应用抗纤溶药物 G:迅速分离并夹闭瘤颈 H:电凝烧灼
某男性患者,57岁,因右侧视力下降伴视野缺损2个月来院就诊,诉头痛,无明显头晕,无视物重影,无恶心呕吐,无肢体抽搐,无肢体乏力,胃纳佳,大小便正常,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检查:神志清楚,言语清楚,体毛分布正常,左侧视力4.6,右侧视力4.0,粗侧右颞侧视野缺损,左侧正常,颈软,四肢肌张力正常,肌力正常,病理征(-)。

在巨型动脉瘤手术中,若术中需要夹闭载瘤动脉,下述那些方法可先预测夹闭后的效果可能是好的 提示:本例病患采用开颅手术治疗
A:Matas试验阴性 B:压迫患者颈动脉,健侧颈动脉造影,患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不显影 C:压迫患者颈动脉,行椎动脉造影,患侧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前动脉显影 D:压迫患者颈动脉,行椎动脉造影,患侧颈内动脉不显影 E:经颅超声监护,临时夹闭颈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保持16cm/s以上 F:脑电图监护,临时夹闭颈动脉,脑电图提示慢波增多不显著
某女性患者,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3天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达180/12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心电图示T波倒置、ST段降低。术前已给予降颅压和镇静治疗。
颅内动脉瘤患者的麻醉管理主要关注的问题是
A:心功能衰竭 B:动脉瘤破裂的危险 C:呼吸功能障碍 D:脑血管痉挛 E:颅内__
某女性患者,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3天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达180/12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心电图示T波倒置、ST段降低。术前已给予降颅压和镇静治疗。
为防止动脉瘤破裂要尽量维持血压平稳,易引起血压明显升高的时期是
A:全麻诱导 B:气管内插管 C:摆体位 D:消毒皮肤 E:切皮
某女性患者,42岁,因突发头痛,呕吐3天入院。诊断为脑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拟行动脉瘤夹闭术。患者既往高血压病史8年,最高达180/12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心电图示T波倒置、ST段降低。术前已给予降颅压和镇静治疗。
为便于手术操作,在分离动脉瘤时可采取什么措施
A:扩充血容量 B:限制血容量 C:避免呛咳 D:低温麻醉 E:控制性降压
某女性患者,63岁,大脑中动脉瘤,拟行动脉瘤夹闭术。心电图无异常,入室血压135/82mmHg,心率82次/分。术中需要控制性降压。
最佳的麻醉方法是
A:局部麻醉 B:局部麻醉强化 C:神经安定镇痛术 D:__麻醉 E:气管内全身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