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7岁,中学生,因“发热4 d,行走 困难2 d”于8月20日来诊。患者4 d前发热,体 温39.5 ℃,伴头痛,乏力,食欲下降,初以为 患“感冒”,自服“感冒清”等药物治疗,但疗 效欠佳。体温继续升高,最高达40.2 ℃。同时 出现全身肌肉酸痛,并逐渐加重,以至于出现行 走困难,由家属抬入病房。既往身体健康,否认 “关节炎”,“肝炎”及结核病等病史。查体: T 40 ℃,P 126次/min,R 40次/min,BP 100/66 mmHg;急性病容;咽充血,结膜充血; 腹股沟可触及数个蚕豆大的淋巴结,轻压痛;肝 肋下1 cm,双肾区轻扣痛;双下肢小腿部肌肉明 显压痛,四肢关节无红,肿,痛,病理反射未引 出。

该患者治疗中出现上述病情变化的原因是 (提示 青霉素皮试(-),静脉滴注青霉素40 万U,滴注完约4 min时,患者突然出现寒战,体 温迅速升高达40.9 ℃,并感心悸,气促;P 153 次/min,R 40次/min,BP 81/58 mmHg。)

A:感染性休克 B:赫斯海默反应 C:低血容量性休克 D:青霉素变态反应 E:心源性休克 F:精神紧张

 患儿女,5岁,幼托儿童,因“发热1 d,皮疹5 h”来诊。患儿1 d前出现发热,稍咳,自述咽痛,吞咽时加重,服用感冒冲剂,退热药等;次日发热不退,头痛,不愿进食,面红,发现皮疹。查体:T 38.5 ℃;意识清楚,状态尚好;结膜无充血,咽部充血明显,双侧扁桃体肿大,表面有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周身皮肤充血潮红,布满密集的针尖大充血性丘疹,分布均匀;心,肺,腹未见异常。

治疗24 h后体温基本正常,疗程是

A:3~5 d B:3~7 d C:4~6 d D:7~10 d E:10~14 d F:至皮疹消退 G:至体温正常

 患者女,36岁,因“发热,头痛6d,伴皮疹1d ”于10月17日来诊。6d前开始发热,体温达40℃ ,伴头痛及咽部不适;在单位医院按上呼吸道感 染治疗2d,效果不佳;1d前发现皮疹,无明显瘙 痒。查体:T39.6℃,BP80/50mmHg;意识清楚, 精神极差,急性发热病容,充血外貌;躯干,四肢可见散在的充血性斑丘疹,球结膜充血;心, 肺未见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 肋下未及,肾区无叩痛,肠鸣音正常。

此时的治疗包括(提示患者体温持续39.0~ 40.0℃,剧烈头痛,全身斑丘疹增多,一般状况差,血压(75~80)/(50~55)mmHg。)

A:物理降温 B:补足液量及热量 C:给予四环素 D:给予多西环素 E:给予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F:给予磺胺类抗生素 G:镇痛,镇静

患者,男性,双眼异物感及烧灼感,伴大量水样分泌物4天。结膜充血水肿,伴片状结膜下出血,角膜上皮点状脱失,3天后形成上皮下浸润。伴有耳前淋巴结肿大和压痛。

结膜刮片染色镜检最常见到的细胞类型是

A:多形核白细胞 B:淋巴细胞 C:巨噬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浆细胞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热病容,神萎,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双扁桃体I2度肿大,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收入院。

患儿诊断可能性最大的是 (提示:入院后2天,患儿仍高热,体温均达39℃以上,查体:双眼结膜充血明显,未见皮疹,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双手指肿胀。查血常规及CRP:白细胞18.6x10/L,中性粒85%,淋巴15%,血小板512x10/L,CRP 73mg/L。肝功,心肌酶等血生化未见明显异常,心脏B超提示管壁回声增强。)

A:上呼吸道感染 B:败血症 C:淋巴结炎 D:川崎病 E:幼年类风湿关节炎 F:口腔炎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热病容,神萎,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双扁桃体I2度肿大,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收入院。

此时应采取下列哪些处理 (提示:静脉丙种球蛋白使用后,患儿体温降至正常,结膜充血明显减轻,手指肿胀减轻,但24小时后又出现发热,体温38℃左右,伴有流涕,咳嗽,无腹泻。查体:无皮疹,双眼结膜无充血,口唇稍红,肢端轻微肿胀。)

A:复查血常规 B:胸片 C:复查C反应蛋白 D:激素口服 E:病毒血清学检查 F:再次使用静脉丙种球蛋白

患儿男,10个月,因发热4天入院,体温最高40℃,无咳嗽,流涕,咽痛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无呕吐,腹痛及腹泻,查体:热病容,神萎,皮肤黏膜未见皮疹及出血点,右颈部可触及1个花生粒大小淋巴结,质软,无粘连及触痛,结膜无充血,口唇鲜红,干裂,口腔黏膜弥漫性充血,双扁桃体I2度肿大,无脓苔,心肺腹查体未见明显异常。门诊以"呼吸道感染"收入院。

此时治疗最好采取的方案是 (提示:经过处理后,该患儿体温下降至正常,结膜充血及手指肿胀消失,但复查心脏彩超示左心轻度扩大,左冠状动脉稍宽3.4mm,血常规:白细胞6.8x10/L,中性68%,淋巴20.7%,血小板770x10/L,CRP:55.09mg/L,血沉34mm/L,心肌酶正常。)

A:静脉丙种球蛋白1~2g/kg,再次输入 B:加强抗凝治疗 C:抗生素治疗 D:激素 E:溶栓治疗 F:果糖保心治疗

某患儿,女,1岁,发热3天,体温39~40℃,发病以来食欲和精神好,曾用青霉素,未用退热药,第4天体温降至37.6℃,未再升高,但在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其皮疹的特点为

A:疹退后有脱屑和色素沉着 B:疹退后无脱屑,无色素沉着 C:疹退后有脱皮,无色素沉着 D:皮疹痒感明显 E:发疹时体温升高

1岁患儿,发热3天,体温39~40℃,发病以来食欲和精神好,曾用青霉素,未用退热药,第4天体温降至37.6℃,未再升高,但在皮肤上出现红色斑丘疹。

其皮疹的特点为

A:疹退后有脱屑和色素沉着 B:疹退后无脱屑,无色素沉着 C:疹退后有脱皮,无色素沉着 D:皮疹痒感明显 E:发疹时体温升高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