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0岁,因“多尿,口干,多饮9年,右足底刺伤后红肿,流脓2周,右足第2足趾变黑5 d”来诊。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无明显间歇性跛行。查体:右足底中部皮肤红肿破溃,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压痛不明显,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足第2足趾变黑,余趾色泽稍暗。空腹血糖14.1 mmol/L。

患者入院后应常规行

A:下肢动脉血管彩超 B: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 C:足X线片 D:经皮氧分压测定 E:足创面分泌物细菌学检查 F:肌电图检查 G:足底压力检查

 患者女,60岁,因“多尿,口干,多饮9年,右足底刺伤后红肿,流脓2周,右足第2足趾变黑5 d”来诊。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无明显间歇性跛行。查体:右足底中部皮肤红肿破溃,有脓性分泌物,伴有恶臭,压痛不明显,右足背动脉搏动消失,右足第2足趾变黑,余趾色泽稍暗。空腹血糖14.1 mmol/L。

下肢血管彩超:闭塞性动脉硬化;右足背经皮氧分压<30 mmHg;足X线片:骨髓炎改变。下一步应优先采取的检查有

A:如无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DSA B:如有肾功能损害,可行下肢血管MRA C:足MRI D:创面的探针探查 E:足99mTc骨扫描 F:ABI检查 G:In-标记的白细胞扫描

 患者男,69岁,因“双下肢麻木,发凉3年”来诊。患者丧偶独居。吸烟。糖尿病病史12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7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约10 mmol/L。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有间歇性跛行,无静息痛。高血压病史12年。查体:BP 148/90 mmHg;10 g尼龙丝触觉减退,踝反射减退,两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右足底见胼胝,足无畸形,趾间真菌感染,双下肢轻度水肿。

该患者在修剪右足胼胝后,局部创面难以愈合。为指导下一步溃疡处理,应优先考虑的检查有

A:下肢血管超声 B:神经肌电图 C:下肢血管造影 D:经皮氧分压测定 E:创面分泌物培养 F:足MRI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32岁,司机。腰背痛活动障碍2月,3天前又扭伤腰部,腰痛加剧,且向右下肢背侧放射痛,咳嗽,用力排便,弯腰时加剧,腰部活动受限,特别是前屈受限。体查:腰部脊柱变直并向左侧凸,腰3,4,5棘上棘间和旁右侧有固定性压痛,右小腿及右足背外侧痛,跟腱反射减弱,右侧直腿抬高试验阳性35,加强试验阳性,右足趾背伸力减弱。X线平片示脊柱侧凸,椎管/椎体矢状径比>75%。

支持该患者采用非手术治疗的依据是:

A:病程长,反复发作 B:休息后症状可自行缓解 C:X线检查无椎管狭窄 D:出现明显马尾综合征 E:年轻,初次发作 F:患者不同意手术

某男性患者,69岁,因“双下肢麻木、发凉3年”来诊。患者丧偶独居。吸烟。糖尿病病史12年,一直口服降糖药物治疗,空腹血糖7mmol/L左右,餐后2h血糖约10mmol/L。近3年自觉双下肢麻木,发凉,有间歇性跛行,无静息痛。高血压病史12年。查体:BP 148/90mmHg;10g尼龙丝触觉减退,踝反射减退,两侧足背动脉、 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右足底见胼胝,足无畸形,趾间真菌感染,双下肢轻度水肿。

该患者在修剪右足胼胝后,局部创面难以愈合。为指导下一步溃疡处理,应优先考虑的检查有

A:下肢血管超声 B:神经肌电图 C:下肢血管造影 D:经皮氧分压测定 E:创面分泌物培养 F:足MRI

某女性患者,48岁,腰痛3年,加重并伴有右下肢麻木1个月入院。查体:腰椎生理弯曲存在,掌压痛阳性,椎旁两侧压痛阴性,右臀部深压痛阳性。直腿抬高试验右侧70°弱阳性,加强试验阳性,左侧85°阴性,右小腿外侧痛觉减退,双足背伸力正常。自带腰椎CT片显示:腰4、5(轻度),腰5、骶1椎间盘突出。

该患者如果行经皮激光汽化减压术,应注意以下哪些事项

A:影像学检查腰椎间盘突出无髓核钙化和游离 B: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检查相符 C:治疗过程应在C形臂X线机透视定位下或CT平扫定位下进行 D:腰椎间盘汽化能量约为30~50焦耳 E:穿刺针针尖位置良好时可以听到气过水声,回抽气体有焦煳味 F:治疗中患者剧烈疼痛是正常反应,结束后会自然消失

"检查者将手置于患者足外侧两趾背面,向跖面按压后突然放松"属于()。

A:Gonda征 B:Gordon征 C:Chaddock征 D:Babinski征 E:Oppenheim征

“检查者将手置于患者足外侧两趾背面,向跖面按压后突然放松”属于()

A:Gonda征 B:Gordon征 C:Chaddock征 D:Babinski征 E:Oppenheim征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