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7岁,间断性头晕,黑蒙4年。查体:心率51次/min,心电图示二度I1型房室传导阻滞,Holter示间歇性二度I1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最长RR间歇3.1 s,室性逸搏心律。超声心动图,X线片示心脏轻度扩大,左心房直径37 mm,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2 mm。
下列情况符合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的是
A: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B: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机会少 C: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D:P-R间期恒定不变 E: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率为3∶2和5∶4
患者女,67岁,间断性头晕,黑蒙4年。查体:心率51次/min,心电图示二度I1型房室传导阻滞,Holter示间歇性二度I1型房室传导阻滞,窦性停搏,最长RR间歇3.1 s,室性逸搏心律。超声心动图,X线片示心脏轻度扩大,左心房直径37 mm,左心室舒张期直径52 mm。
下列情况符合二度I型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特点的是
A: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B:发展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机会少 C: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 D:P-R间期恒定不变 E:最常见的房室传导比率为3∶2和5∶4
患者女,68岁。因脑出血入院。病人处于深昏迷状态,有痰鸣音,重度发绀,护士立即用电动吸引器为其吸痰,但痰黏稠不易吸出。
下列哪种方法有利于黏稠痰的吸出
A:上下移动导管反复抽吸 B:加大负压固定一处抽吸 C:缓慢滴入生理盐水后抽吸 D:延长每次吸痰时间 E:每次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导管
患者,男性,60岁。突然持续性胸疼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心率为40次/分。
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
A:为一过性 B:为持续性 C:如该病人存活,不需安装永久起博器 D:溶栓后阻滞可能改善 E:急诊PCI后阻滞可能改善
乙酰半胱氨酸降低痰液黏度的主要作用机制是
A:裂解黏痰中黏蛋白肽链,使痰的黏稠度降低 B:裂解黏痰中的黏多糖,使痰的黏稠度降低 C:促进呼吸道腺体分泌,使痰液变稀 D:增强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功能,促进痰液排出 E:减少支气管腺体高黏度的岩藻黏蛋白分泌,使痰液黏滞性降低
某男性患者,61岁,突然持续性胸疼5小时入院,查心电图确诊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入院后出现三度房室传导阻滞,QRS波群宽大畸形,心率为40次/分。
患者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转归
A:为一过性 B:为持续性 C:如该病人存活,不需安装永久起博器 D:溶栓后阻滞可能改善 E:急诊PCI后阻滞可能改善
某男性患者,19岁,发热、体温最高39℃,干咳6天,伴咳痰3天,咳少量白色黏痰,偶有痰中带血。查体:面部潮红,右肺肩胛下区可闻及少许小水泡音。胸片示右侧肺野中内带可见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界不清。
如患者化验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1: 640,还可能出现哪些全身临床表现
A:大量心包积液 B:多形性红斑 C:急性肾功能不全 D:无菌性脑膜炎 E:腹膜炎 F:急性肝衰竭 G:心肌炎 H:溶血性贫血 I:急性胰腺炎
郝某,男,52岁。5天前突然出现高热伴寒战,体温波动于39~40℃,咳嗽并咳少许黏液痰,曾用青霉素治疗3天,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体温亦未明显下降。近日病人咳嗽加重,咳出大量脓臭痰,静置后可分为三层。身体评估:肺部无阳性体征。X线胸片示偏心厚壁空洞,内壁凹凸不平。据此临床初步诊断为肺脓肿。
病人痰液分层后最下层主要是
A:泡沫 B:脓性成分 C:混浊黏液 D:血性成分 E:坏死组织沉淀物
液体静止时,不体现黏滞性,此时的黏度称为()。
A:运动黏度 B:绝对黏度 C:相对黏度 D:条件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