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
预计检查后异常表现在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细胞核分化异常 C: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D: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 E:龈坏死表现
三十八岁的男性半年来出现双手无力和吞咽困难,有时出现发音不清,就诊前1个月出现进行性的咳嗽无力。其程度在一天中没有明显变化,无感觉障碍,性功能,尿便,听力,视力和平衡均无异常。体检发现双手骨间肌明显萎缩,四肢腱反射均增强,双侧巴氏征阳性。
对第一背侧骨间肌行肌活检发现大量异常体积变小的肌纤维与肥大的肌纤维混杂存在,肌纤维的正常形态已经改变,无明显的炎症浸润,上述病理改变符合哪种诊断 ( )
A:废用性萎缩 B:失神经萎缩 C:肌萎缩 D:多发性肌炎 E:缺氧性损害
MRI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该病的病理原因最可能为
A:退行性改变 B:微血管缺血改变 C:炎症 D:肿瘤压迫 E:先天异常
患者男,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颊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
预计检查后异常表现在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细胞核分化异常 C: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D: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 E:龈坏死表现
男性,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颊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
预计检查后异常表现在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细胞核分化异常 C: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D: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 E:龈坏死表现
某男性患者,19岁,患病1周,牙龈乳头坏死,前牙唇侧明显,坏死形成溃疡处凹陷,表面灰白色假膜,触之出血明显,口腔有腐性口臭,体温37.8℃,颏下淋巴结肿痛,既往未出现全身明显异常现象。
预计检查后异常表现在
A:中性粒细胞减少 B:细胞核分化异常 C:螺旋体和梭形杆菌数量明显增加 D:牙槽骨不同程度吸收 E:龈坏死表现
区分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
A: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中,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认为()。
A:无明显原因的人格改变提示异常 B:心理过程通过人格表现出来 C:人格在各种条件下都应是稳定的 D:人格是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