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42岁,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下降3个月”来诊。查体:T37.6℃,P130次/min,BP140/90mmHg;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I2度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活动,伴有震颤,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入院后观察患者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手舌震颤。
对康复患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两大任务是
A:帮助患者树立全面的康复观,使患者主动改变不利于疾病康复的行为模式 B:促进患者的心理健康,使其达到全面康复的水平 C:帮助患者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系统,使患者对回归社会充满信心 D:减少不良心理因素对康复过程的影响,提高患者对执行康复计划的依从性 E:使患者充分认识心理康复对促进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F:使患者充分认识行为康复对促进康复和重返社会的意义和作用
患者,女,75岁,已婚。1年前患脑梗死,治疗后未复发,近3天来患者表现情绪不稳,常常感觉有人害自己,说话常常不连贯,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间,地点定向障碍,白天有片段的小睡,夜间失眠,由家人送入院。检查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脑电基础频率减慢。
以下哪项属于对该患者社会状况的评估
A:营养状况 B:认知功能 C:情感活动状况 D: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患者症状的接纳及态度 E:意识状况
患者,女,75岁,已婚。1年前患脑梗死,治疗后未复发,近3天来患者表现情绪不稳,常常感觉有人害自己,说话常常不连贯,注意力难以集中,有时间,地点定向障碍,白天有片段的小睡,夜间失眠,由家人送入院。检查脑电图表现为广泛的脑电基础频率减慢。
对该患者的症状护理是
A:帮助患者增强认知能力 B:照顾者要有长期的心理准备,学会观察病情变化 C:指导家属了解病情,正确认识谵妄状况的临床表现 D:对家属进行药物相关知识指导 E:康复指导
患者女,42岁,因“心悸,乏力,怕热,多汗,食欲亢进,体重下降3个月”来诊。查体:T 37.6 ℃,P 130次/min,BP 140/90 mmHg;甲状腺弥漫性,对称性I2度肿大,质软,随吞咽上下活动,伴有震颤,听诊可闻及血管杂音。入院后观察患者情绪易激动,性情急躁,紧张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入睡困难,手舌震颤。
患者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要点有
A: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B: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理社会支持系统 C:帮助患者认识躯体障碍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D:帮助患者认识躯体疾病引起的心理行为的异常现象 E:帮助患者认识心理康复在全面康复中的作用 F:帮助患者认识行为异常对心理活动的影响
某男性患者,43岁,睡眠打鼾,鼾声响亮,白天感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根据下列哪项可诊断患者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A:患者上呼吸道反复发生阻塞 B:口鼻腔气流降低50%以上 C:X线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后缩 D: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5次以上 E:CT检查显示患者口咽部狭窄
某男性患者,43岁,睡眠打鼾,鼾声响亮,白天感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患者是内倾性深覆,X线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后缩,上颌位置基本正常。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0次,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减肥 B:口腔矫治器 C: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D:腭-咽成形术 E:以上均可
患者单某,男性,45岁,睡眠打鼾,鼾声响亮,白天感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患者肥胖且X线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后缩,上颌位置基本正常。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0次,对病情有帮助的方法是
A:减肥 B:口腔矫治器 C: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D:腭-咽成形术 E:以上均可
患者单某,男性,45岁,睡眠打鼾,鼾声响亮,白天感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根据下列哪项可诊断患者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A:患者上呼吸道反复发生阻塞 B:口鼻腔气流降低50%以上 C:X线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后缩 D: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5次以上 E:CT检查显示患者口咽部狭窄
某男性患者,42岁,睡眠打鼾,鼾声响亮,白天感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如果患者是内倾性深覆
,X线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后缩,上颌位置基本正常。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10次,应选择的治疗方法是
A:减肥 B:口腔矫治器 C: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D:腭-咽成形术 E:以上均可
某男性患者,42岁,睡眠打鼾,鼾声响亮,白天感困倦嗜睡,注意力不集中。
根据下列哪项可诊断患者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
A:患者上呼吸道反复发生阻塞 B:口鼻腔气流降低50%以上 C:X线头影测量显示下颌后缩 D:平均每小时睡眠呼吸暂停5次以上 E:CT检查显示患者口咽部狭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