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13岁。主因左大腿间断疼痛3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
最可能的疾病诊断是(提示 患者血常规正常,血碱性磷酸酶300 U/L,乳酸脱氢酶295 U/L。X线片示左股骨干骺端成骨性破坏,有骨膜反应,CT示骨外软组织肿块。)
A:慢性骨髓炎 B:尤文肉瘤 C:软骨肉瘤 D:骨巨细胞瘤 E:骨样骨瘤 F:骨肉瘤 G:骨软骨瘤 H:疲劳骨折
患者男,13岁。主因左大腿间断疼痛3个月入院,既往体健,无传染病史。
此时患者可能的诊断为
A:放疗后骨肉瘤 B:伤口感染 C:骨肉瘤淋巴转移 D:骨肉瘤骨转移 E:骨肉瘤肺转移 F:左股骨下端肿瘤复发 G:化疗后继发其他恶性肿瘤发生
患者,男,48岁,因诊断为"流行性出血热"收住传染病区。护士穿隔离衣对其进行治疗护理。
在传染病区,护士穿上隔离衣后禁止进入的区域是
A:检验室 B:消毒室 C:严密隔离病室 D:治疗室 E:患者浴室
某县人口50万,约80%居民以河水为饮用水,该县设有一传染病科的综合医院,其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水中。该县1986年1-11月份伤寒发病人数达1063例,超过该县历史(1958-1985年)同期发病人数的6.9倍。初步调查,发现患者集中于河水排污口的下游地带。这一地区居民饮用河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6.5%,而饮用地下水者的伤寒发病率为0.62%。
介水传染病的流行特点不包括
A:水源一次污染可出现暴发流行 B:绝大多数患者都有饮用同一水源的历史 C:病例分布与供水范围一致 D:控制水源污染可控制疾病流行 E:人与人之间有传染
某男性患者,43岁,2月来四肢关节肿胀,尤以腕关节、近端指间关节为甚。
若患者病情处于活动期,以下哪组药物是最佳治疗方案
A:甲氨蝶呤+青霉胺+小剂量泼尼松 B:氯喹+甲氨蝶呤+SASP+小剂量泼尼松 C:氯喹+甲氨蝶呤+青霉胺+非甾体类抗炎药 D:氯喹+甲氨蝶呤+非甾体类抗炎药 E:甲氨蝶呤+青霉胺+非甾体类抗炎药
某男性患者,年龄28岁,因骨折,拟行外科手术,备血800毫升。现将患者血液标本按国家要求送检,准备进行传染病四项检测。
临床所指的传染病四项包括
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试验 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巨细胞病毒抗体 C: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试验 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试验 E: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梅毒试验
某男性患者,26岁。因骨折,拟行外科手术,备血800毫升。现将患者血液标本按国家要求送检,准备进行传染病四项检测。
临床所指的传染病四项包括
A: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试验 B: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巨细胞病毒抗体 C:乙型肝炎表面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试验 D: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和梅毒试验 E:乙型肝炎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丙型肝炎病毒抗原和梅毒试验
某女性患者,53岁。反复出现发热,关节肿痛,全身水肿,蛋白尿,约4年余,入院时体温38.5℃,四肢关节疼痛,脾肋下3cm,肝肋下2cm,双手掌指关节、双膝关节肿胀、压痛。BUN26.8mmol/L,血钾6.0mmol/L,血沉98mm/h,CRP升高,C3降低,尿蛋白(+++),血压20/12kPa,X线示心影向两侧扩大,右侧肋膈角变钝。采用青霉素、链霉素治疗效果不佳。
以下指标可反映患者处于疾病活动期的是
A:抗ss-DNA抗体 B:抗Sm抗体 C:血清CRP水平显著升高 D:血清C3水平显著降低 E:血清C4水平显著降低 F:ESR显著升高 G:抗ds-DNA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