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
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
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 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 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 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 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 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
硬膜外吗啡镇痛的常用剂量是 ( )
A:1~2mg B:2~4mg C:4~5mg D:5~6mg E:7~8mg
女,22岁,肠梗阻术后要求术后镇痛,拟以硬膜外吗啡镇痛。
术后10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 )
A:术后肠梗阻 B:皮肤湿疹 C:吗啡不良反应 D:休克引起 E:过敏反应
患者女,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
术后镇痛的意义有
A:提高患者自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能力 B:控制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 C: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D: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E:减少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 F: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患者女,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
术后镇痛的意义有
A:提高患者自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能力 B:控制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 C: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D: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E:减少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 F: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某女性患者,38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
术后镇痛的意义有
A:提高患者自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能力 B:控制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 C: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D: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E:减少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 F: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某男性患者,49岁,结肠癌术后要求镇痛,拟硬膜外给予吗啡。
术后8小时,病人出现恶心、呕吐及全身瘙痒,最可能的原因是
A:皮肤湿疹 B:术后肠梗阻 C:休克 D:过敏反应 E:吗啡不良反应
某女性患者,35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
术后镇痛的意义有
A:提高患者自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能力 B:控制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 C: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D: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E:减少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 F: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
某女性患者,39岁,子宫肌瘤切除术后,静脉PCA持续使用中。
术后镇痛的意义有
A:提高患者自身防止术后并发症的能力 B:控制心率,防止术后高血压,减少心肌做功和耗氧量 C:减少呼吸系统并发症 D:降低术后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E:减少术后患者体内儿茶酚胺和其他应激性激素的释放 F: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