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35岁,反复发热在37.5~38℃1个月,伴关节肌肉酸痛就诊,查体:Hb88g/L,心界不大,心率90次/min,心尖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I3级,并有收缩中期喀喇音。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发热待查。对抗生素反应良好,5小时后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此时抗生素应用疗程是( )

A:体温正常后3小时可停用抗生素 B:2周 C:4~8周 D:5个月 E:10个月

(治疗痛风药物的合理应用)

长期应用可引起骨髓抑制的是

A:别嘌醇 B:丙磺舒 C:阿司匹林 D:苯溴马隆 E:秋水仙碱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

上午7~10时是最佳给药时间

A:因人因病而异 B: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 C:糖皮质激素类可由乳汁中排泄 D:糖皮质激素类副作用和并发症常见 E: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

(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类)

用药期间呈现医源性皮质醇增多症

A:因人因病而异 B:尚未证明对人类有致畸作用 C:糖皮质激素类可由乳汁中排泄 D:糖皮质激素类副作用和并发症常见 E:人体肾上腺皮质分泌具有昼夜节律性

老年人应用下列药物可引起何种不良反应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如地塞米松等长期应用可致

A:脱水,低血钾 B:青光眼,甚至致盲 C: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及低血钾症 D:嗜睡,头晕,口干 E:水肿,高血压

研究药物利用指数的作用是

A:提示药物应用的模式 B:提示药物消费的基本状况 C:监测某些药物的滥用情况 D:提示药物消费分布与疾病的关系 E:作为计算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额定数据

男性,21岁。15岁起每年春秋季反复出现喘息发作,咳嗽,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效,近2个月发作频繁,经常夜间发作,2天前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查体: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6次/分,BP 165/100mmHg,T 37.6℃,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如果动脉血气分析呈呼吸性酸中毒,进一步处理应当是

A:补充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B:应用镇静剂 C:予支气管扩张剂,纠正缺氧 D:应用呼吸兴奋剂 E:不予处理

男性,21岁。15岁起每年春秋季反复出现喘息发作,咳嗽,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效,近2个月发作频繁,经常夜间发作,2天前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查体: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6次/分,BP 165/100mmHg,T 37.6℃,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经系统治疗后患者好转准备出院,以下不在出院医嘱范围内的是

A:避免接触过敏原 B: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C: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 D:只需按需吸入β受体激动剂 E:3个月后复诊,调整用药

某男性患者,22岁,15岁起每年春秋季反复出现喘息发作、咳嗽,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效,近2个月发作频繁,经常夜间发作,2天前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查体: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6次/分,BP 165/100mmHg,T 37.6℃,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如果动脉血气分析呈呼吸性酸中毒,进一步处理应当是

A:补充碱性药物,纠正酸中毒 B:应用镇静剂 C:予支气管扩张剂,纠正缺氧 D:应用呼吸兴奋剂 E:不予处理

某男性患者,22岁,15岁起每年春秋季反复出现喘息发作、咳嗽,应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吸入有效,近2个月发作频繁,经常夜间发作,2天前闻油烟后又发生喘息。查体:大汗淋漓,口唇发绀,脉搏细速,心率126次/分,BP 165/100mmHg,T 37.6℃,双肺可闻及广泛哮鸣音。

经系统治疗后患者好转准备出院,以下不在出院医嘱范围内的是

A:避免接触过敏原 B:适当锻炼,增强免疫力 C:规律吸入糖皮质激素及β受体激动剂 D:只需按需吸入β受体激动剂 E:3个月后复诊,调整用药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