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及鉴定是放射免疫分析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该过程主要包括125I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纯化,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鉴定等。
放射性核素标记中的重要技术问题是
A:免疫活性鉴定 B:125I标记化合物的制备 C:比放射性鉴定 D: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纯化 E:标记物的化学损伤和自身辐射损伤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制备及鉴定是放射免疫分析中重要的技术环节。该过程主要包括125I标记化合物的制备,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纯化,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鉴定等。
放射性核素标记物的鉴定内容主要包括
A:比放射性,标记物的亲合力和免疫活性 B:标记物的亲合力,放射化学纯度和免疫活性 C:放射化学纯度,比放射性和免疫活性 D:免疫活性,标记物的特异性和标记物的亲合力 E:标记物的特异性,比放射性和免疫活性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
应采取哪些处理措施? 提示:查体: T 38.2%,P 88次/分,R 18次/分,Bp 126/78mmHg,腹平,腹式呼吸不明显;右上腹深压痛,无反跳痛;Murphy征(+);B超:肝内外胆管多发性结石,胆囊结石;血常规:WBC 13x10
/L。
A: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B:注意腹痛有否加重 C:积极抗感染治疗 D:开通静脉通道补充体液 E:禁食禁水 F: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4岁。反复右上腹痛3+年,疼痛呈持续性钝痛,放射至肩背部,伴发热,寒战,每次进食油炸食物后发作,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近日腹痛再发。
手术前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提示:病人体温 39.5℃,脉搏108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2/8 kpa,腹痛加剧,查体:右上腹明显压痛,准备行手术治疗。
A: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 B:指导病人卧床休息 C:心理护理 D:缓解疼痛 E:指导病人进食高蛋白,低脂肪饮食 F:取休克体位 G:采取降温措施
患者男,42岁。饱餐后出现腹部腰带状疼痛并向腰背部放射,伴恶心呕吐,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对患者疼痛的护理错误的是
A:应用抗胰酶药物 B:禁饮食,胃肠减压 C:变换体位,按摩背部 D:应用吗啡等强效镇痛药物 E:应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能药物
男性,28岁,突然发作上腹部剧痛,腹痛持续,但无放射痛,伴有恶心,呕吐,体格检查: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及右上腹为著,叩诊肝浊音界不清,肠呜音减弱。
疼痛进一步加重,肠鸣音消失,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血白细胞21x109/L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
A:镇静镇痛 B:胃肠减压,应用抗生素 C:补充水,电解质和营养 D:穿刺引流 E:急诊手术
男,有餐后痛症状3年,空腹突发上腹剧痛,放射至背部。
最好检查方法
A:立位腹部X线平片 B:CT C:B超 D:DSA E:放射性核素检查
某女性患者,54岁,右臂部疼痛1.5年,有时伴右大腿后侧疼痛,劳累后加重,走路尚可,查体:右臂部无畸形,深压痛(+),无明显放射,右"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皮肤痛觉正常。
臀部疼痛常见病之一是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以下哪些论述正确
A:臀上皮神经来源于L4~S1神经后外侧支 B:在骶棘肌外缘与髂嵴的交点稍内侧自腰背筋膜后层为穿出点 C:此穿出点因外伤、炎症等原因,易引起臀上皮神经卡压,出现相应临床症状 D:腰臀部疼痛可放射至大腿,弯腰不受限,行走困难 E:上臀部痛觉减退或痛觉过敏,下肢感觉及运动良好 F:治疗措施包括休息、理疗、应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或阻滞治疗
某女性患者,54岁,右臂部疼痛1.5年,有时伴右大腿后侧疼痛,劳累后加重,走路尚可,查体:右臂部无畸形,深压痛(+),无明显放射,右"4"字试验(±),直腿抬高试验(-),皮肤痛觉正常。
臀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诊断与治疗正确观点包括以下哪些
A:腰骶部臀部疼痛,常有剧烈运动或受寒史 B:疼痛多为灼痛、刺痛,影响运动与睡眠 C:疼痛的部位多不固定,很难查到扳机点 D:每次发作持续几分钟至数小时,发作后仍遗留不适数日 E:机械压迫、牵拉周围组织、高热、寒冷、超声波治疗等可诱发发作 F:治疗措施主要为功能锻炼、保暖、提高免疫力
某男性患者,66岁,因反复右下肢疼痛1个月余来诊,诉疼痛自右臀部沿大腿后侧下行放射至小腿后外侧,行走疼痛加重,夜间著,无麻木感。患者2个月前曾查体发现肝癌行手术治疗。查体腰椎无明显压痛,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右臀部坐骨神经出口处压痛。门诊行坐骨神经阻滞后,疼痛立刻缓解,2天后疼痛渐出现,1周后复诊诉仍有疼痛,但较前有所减轻,要求进一步处理。
放射治疗是骨肿瘤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癌痛具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主要包括
A:破坏癌性组织,使肿瘤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局部压迫及堵塞 B:抑制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致痛介质 C:促进正常骨细胞释放化学性镇痛介质参与止痛过程 D:直接破坏外周末梢神经组织,阻断疼痛的中枢传入 E:破坏肿瘤周围血管组织,使肿瘤组织缺血坏死,体积缩小,解除对神经的压迫 F: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释放内源性镇痛物质如阿片肽等参与镇痛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