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5岁。因自觉胃部不适,胃镜活检为“腺癌”。做胃大部分切除术后,巨检:胃窦部近小弯侧见一溃疡型肿块,大小2cmx1cmx0.8cm,其余黏膜皱襞完整。
胃癌好发于胃的哪个部分 ( )
A:胃底 B:胃体 C:胃小弯近胃窦部 D:贲门部 E:胃大弯侧
患者男,43岁,因胃溃疡穿孔,在全身麻醉下行毕I2式胃大部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返回病室,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敷料干燥。胃肠减压吸出暗红色液体50ml。
胃肠减压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 B: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 C: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D: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E: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2岁。一周前自觉上腹部隐痛,自服胃舒平后症状无明显改善,6h前饱餐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病2h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病人既往有“胃痛”病史。体格检查:T血常规:38.3℃,P:10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尤以上腹剑突下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胃肠减压的作用有哪些?
A:减少胃肠内容物漏入腹腔 B:减轻腹胀,改善肠壁血液循环 C:减轻腹压,减轻腹部疼痛 D:对于手术病人,便于术中操作 E:减轻腹胀,减少胃酸对胰腺的刺激 F:防止胃肠道手术后吻合口瘘 G:减轻胃肠道张力,促进吻合口的愈合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42岁。一周前自觉上腹部隐痛,自服胃舒平后症状无明显改善,6h前饱餐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发病2h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病人既往有“胃痛”病史。体格检查:T血常规:38.3℃,P:100次/分,R:20次/分,BP:110/80mmHg,腹式呼吸消失,全腹肌紧张,有压痛和反跳痛,尤以上腹剑突下明显,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
手术后应施行哪些主要护理措施? 提示:病人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手术顺利,出血不多,生命体征平稳,停留胃管,腹腔引流管,术毕安返病房。
A:严密监测生命体变化1次/30min,连续3h B:给予头低足高位,以纠正休克 C:保持胃管,腹腔引流管通畅 D:给予止痛药镇痛 E:指导定时进行深呼吸,咳嗽,翻身等功能运动 F:予口腔护理2次/日 G:给予化痰药物雾化吸入2次/日 H:静脉输液,应用抗生素 I:肠蠕动恢复,拔除胃管后,可开始进食少量流质 J: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保持酸碱平衡
某男性患者,43岁,因胃溃疡穿孔,在全身麻醉下行毕Ⅱ式胃大部切除、腹腔引流术。术后返回病室,生命体征稳定,切口敷料干燥。胃肠减压吸出暗红色液体50 ml。
胃肠减压的目的不包括
A:改善肠壁的血液循环 B:促进胃肠吻合口愈合 C:维持正常体液平衡 D: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E:减轻胃肠道内压力
某女性患者,54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次因"车祸伤后神志不清4小时"住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9.6℃,血压100/55mmHg,浅昏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患者入院后予降温、改善脑功能等治疗,病情稳定无恶化,但3天后出现胃潴留、咖啡色胃液,继而腹胀、腹泻、肠鸣音减弱等症状、体征。
引起患者胃肠道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肠炎 B:胰腺炎 C:肠梗阻 D:胃肠功能障碍 E:脑膜炎 F:消化性溃疡
某女性患者,5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本次因"车祸伤后神志不清4小时"住院。入院时查体:体温39.6℃,血压100/55mmHg,浅昏迷,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率95次/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肠鸣音正常,颈软,脑膜刺激征阴性。患者入院后予降温、改善脑功能等治疗,病情稳定无恶化,但3天后出现胃潴留、咖啡色胃液,继而腹胀、腹泻、肠鸣音减弱等症状、体征。
引起患者胃肠道症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胃肠炎 B:胰腺炎 C:肠梗阻 D:胃肠功能障碍 E:脑膜炎 F:消化性溃疡
为减轻心脏的负担,降低肺中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可静脉放血治疗的是()。
A:瘤胃臌气 B:气泡性肺气肿 C:慢性肺泡气肿 D:肺充血和肺水肿 E:间质性肺气肿
女子月经期间参加适量的身体锻炼,可以促进(),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减轻盆腔充血程度。
A:上肢血液循环 B:下肢血液循环 C:躯干血液循环 D:全身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