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女性患者,28岁,入院前3天因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白细胞8.0×10
/L,中性粒细胞80%,入院前一天突然双下肢乏力,不能行走,排尿困难,急诊收入院。查体:T39℃,P110次/分,R24次/分,BP16/llkPa。颅神经(-),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减退,腱反射迟钝,针刺觉存在,病理征(-),3小时以后,左侧T10以下,右侧T12以下针刺觉减退,并出现尿潴留。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总数295×10
/L,白细胞20×10
/L,蛋白1.2g/L。
患者轮椅训练时,坐轮椅的姿势不正确的是
A:臀部不能紧贴后靠背 B:大小腿之间的角度以120°最为合适 C:坐姿端正,双眼平视 D:驱动轮椅时肘关节保持120°为宜 E:驱动轮椅时肘关节保持90°为宜 F:下斜坡时要给患者束腰带 G:行进时速度缓慢,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上段胸髓损伤患者在开始进行轮椅训练时,突然头晕、面色苍白、出汗。
此时可采取的适宜方法为
A:补充糖 B:补充液体 C:吸氧 D:抬高下肢或轮椅后倾 E:急诊检查
转移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但除外
A:根据患者的实际功能状况,选择适宜的转移训练方式 B:有脊柱内固定或骨痂愈合不充分时,不要产生显著的脊柱扭转剪力 C:从坐位转移到站立位的训练,患者应具备Ⅰ~Ⅱ级坐位平衡能力 D:注意训练时所采用的椅子、轮椅等的构造,应结实、牢固 E:身体下面的接触面须保持平整,以避免导致压疮
某女性患者,29岁,入院前3天因发热,鼻塞,流涕,咽痛,白细胞8.0×10
/L,中性粒细胞80%,入院前一天突然双下肢乏力,不能行走,排尿困难,急诊收入院。查体:T39℃,P110次/分,R24次/分,BP16/11kPa。颅神经(-),双上肢肌力正常,双下肢肌力减退,腱反射迟钝,针刺觉存在,病理征(-),3小时以后,左侧T10以下,右侧T12以下针刺觉减退,并出现尿潴留。腰椎穿刺:脑脊液细胞总数295×10
/L,白细胞20×12
/L,蛋白1.2g/L。
患者轮椅训练时,坐轮椅的姿势不正确的是
A:臀部不能紧贴后靠背 B:大小腿之间的角度以120°最为合适 C:坐姿端正,双眼平视 D:驱动轮椅时肘关节保持120°为宜 E:驱动轮椅时肘关节保持90°为宜 F:下斜坡时要给患者束腰带 G:行进时速度缓慢,随时观察患者情况
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错误的是()。
A:椅子应结实牢固 B:椅面应柔软 C:高椅子比矮椅子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高椅子 D: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 E:轮椅应制动
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正确的是()。
A:椅子应结实牢固 B:椅面应柔软 C:椅子重心低,安全性好,开始训练时,应选择矮椅子 D:椅子有无扶手无关紧要 E:轮椅应制动,但脚踏板可不必移开
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上站起时,应注意的是()。
A:椅子应结实、牢固 B:椅面硬 C:矮椅子重心低,安全性好 D: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时的支撑 E:高椅子比矮椅子更易于站起,开始训练时,应选择高椅子
偏瘫患者独立从椅子或轮椅上站起时,错误的是()。
A:椅子应结实、牢固 B:椅面硬 C:矮椅子重心低,安全性好 D:有扶手的椅子比较理想,有利于站起和坐下时的支撑 E:轮椅应制动,脚踏板向两侧移开
转移训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但除外
A:根据患者的实际功能状况,选择适宜的转移训练方式 B:有脊柱内固定或骨痂愈合不充分时,不要产生显著的脊柱扭转剪力 C:从坐位转移到站立位的训练,患者应具备1~2级坐位平衡能力 D:注意训练时所采用的椅子、轮椅等的构造,应结实、牢固 E:身体下面的接触面须保持平整,以避免导致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