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5岁,因“腭部肿物多年,近来溃疡”来诊。切除肿瘤,长径1.5 cm,无包膜,质硬。组织学检查:呈现瘤细胞较一致圆形上皮细胞,胞质少,核分裂少见,瘤细胞构成筛孔状,囊状,小梁状,管状,条索状结构,并见浸润周围神经,间质胶原及黏液成分。
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腺样囊性癌 B:基底细胞腺癌 C:肌上皮癌 D: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 E:癌在多形性腺瘤中
患者女,65岁,因“腭部肿物多年,近来溃疡”来诊。切除肿瘤,长径1.5 cm,无包膜,质硬。组织学检查:呈现瘤细胞较一致圆形上皮细胞,胞质少,核分裂少见,瘤细胞构成筛孔状,囊状,小梁状,管状,条索状结构,并见浸润周围神经,间质胶原及黏液成分。
诊断依据是
A:细胞单一性和结构多样性 B:浸润神经 C:浸润性生长 D:细胞异型性不明显 E:胶原黏液样间质
患者女,65岁,因“腭部肿物多年,近来溃疡”来诊。切除肿瘤,长径1.5 cm,无包膜,质硬。组织学检查:呈现瘤细胞较一致圆形上皮细胞,胞质少,核分裂少见,瘤细胞构成筛孔状,囊状,小梁状,管状,条索状结构,并见浸润周围神经,间质胶原及黏液成分。
本例与多形性腺瘤的主要区别是
A:细胞异型性 B:浸润性生长 C:细胞均一性 D:结构多形性 E:多见于老年人
流式细胞术(FCM)已广泛地应用于基础研究,并逐步进入临床检测,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表面的抗原成分进行标记分析,可区别多种细胞。这一特性为细胞免疫功能的研究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和帮助。
不属于临床常用细胞免疫学监测的指标是
A: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 B:Th1及Th2细胞检测 C:B淋巴细胞检测 D:NK淋巴细胞检测 E:HLA-B27检测
患者男,35岁,出现水肿,乏力,血压增高,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尿干化学检查示:红细胞200/μl,蛋白质2.0 g/L,白细胞 100/μl。显微镜尿有形成分检查结果见图2和图3。

图2中的有形成分是
A:透明管型 B:颗粒管型 C:红细胞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患者男,35岁,出现水肿,乏力,血压增高,尿量减少,肉眼血尿。尿干化学检查示:红细胞200/μl,蛋白质2.0 g/L,白细胞 100/μl。显微镜尿有形成分检查结果见图2和图3。

图3中的有形成分是
A:透明管型 B:颗粒管型 C:红细胞管型 D:白细胞管型 E:蜡样管型
患者女,46岁,少尿,水肿,贫血貌。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尿红细胞(++),尿沉渣检查见到图1中的有形成分 
图1所显示的有形成分是
A:尿酸结晶 B:颗粒管型 C:宽大管型 D:蜡样管型 E:细胞管型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单细胞或其他生物粒子膜表面以及内部的化学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检测技术,它可以高速分析上万个细胞,并能从一个细胞中测得多个参数,是目前最先进的细胞定量分析技术。
流式细胞仪的主要组成不包括
A:液流系统 B:光路系统 C:抗原抗体系统 D:信号测量 E:细胞分选
构成细胞质膜和生物膜的成分不包括()
A:固醇 B:磷脂 C:糖脂 D:油脂
构成细胞质膜和生物膜的有几类成分()
A:一 B:二 C:三 D: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