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家高科技生产企业,在公司规模扩大和义务拓展的压力下,公司高层认识到需要加大公司的培训与开发工作的力度。人力资源部根据公司的发展需求,在所有部门和员工中进行了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在分析了调查和近期业绩考核结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培训与开发计划,并开展了一系列培训和开发活动。 由于各部门业务非常繁忙,为保证培训的全面到位,公司作出硬性规定,除特殊原因外,所有相关员工必须全部参加培训,并配以严格的考勤和培训效果评估手段,将有员工的培训态度和培训成绩与员工的月度业绩考核直接挂钩。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从培训效果看,员工素质和技能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人力资源部总感觉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而且越往后问题越多,主要表现为:①课堂气氛呆板,员工不主动参与互动,请假,中途退场现象较为严重;②进行现场评估时,受训员工普遍反映培训比较单调;③受训员工的成绩基本令人满意,但在培训后的工作中,行为变化不大,员工对所学知识不能融会贯通,或者根本不按新学到的知识(技能)去做,参加培训仅仅是为了应付培训后的考试。为此,人力资源部又进行了原因分析,最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公司人力资源部若要对以后的培训与开发进行监督,正确的做法是( )。

A:由具备相应能力的员工依据组织所规定的程序进行监督 B:采用访谈,观察和数据收集等方法进行监督 C:采用何种监督方法不应提前确定,应随情况而定 D:监督的基本内容包括培训与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记录,以及相关分析和总结

病历摘要:11个月婴儿,玩耍中突然出现四肢抖动,双眼上翻,持续约半分钟,抽搐停止后,意识清晰,活动如常,一般情况良好,无发热,无呕吐,已有多次类似发作病史,有时一天发作数次。体格检查:体温36.8℃,方颅,有肋骨串珠,心,肺,腹部及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针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活动期”,下列治疗措施正确的有:

A:可予每日口服维生素D2000IU,4周后改预防量400IU B:多在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C:如不能口服,可予肌注维生素D,30万IU,每月1次,3个月后改预防量 D:肌注维生素D3,30万IU,每月1次,连续3次 E:可予每日口服维生素D2000IU,3个月后改预防量400IU F: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IU,连服3个月 G:在正规补充维生素D的同时注意补充适量钙剂 H:如常规补充维生素D治疗无效时,应加大维生素D的用量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9岁。玩耍中不慎跌倒,左掌撑地,感左肘关节部疼痛并活动受限,局部并渐见肿胀,被家人送医院就诊。

检查中可能发现的体征有:

A:肘部向后突出并处于半屈位 B:有骨擦音 C:有反常活动 D: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E:肢端苍白,发凉 F:桡动脉搏动消失

患者,男性,44岁,活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没有类似的头痛发作。

入院时查体,患者反应迟钝,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脑神经检查正常,四肢活动及腱反射均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腰穿脑脊液呈血性,压力增高。患者发病的原因首先考虑是

A:动静脉畸形 B:细菌感染 C: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病变 D: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E:血管功能异常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

A: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D: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E: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某男性患者,45岁,活动中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恶心、呕吐。既往没有类似的头痛发作。

入院时查体,患者反应迟钝,颈项强直,Kernig征阳性。脑神经检查正常,四肢活动及腱反射均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腰穿脑脊液呈血性,压力增高。患者发病的原因首先考虑是

A:动静脉畸形 B:细菌感染 C:三叉神经或舌咽神经病变 D:先天性颅内动脉瘤 E:血管功能异常

在论文的解决问题部分的论述中,下列哪些是最恰当的()。

A: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写出假想的情况 B:可以只就目前的已经发生的情况进行介绍 C:可以就自己在实践中的感悟基础上增加一点工作建议 D:可以看同主题文章直接引用对方的建议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指()

A: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B: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C: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D: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E: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判断结果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