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72岁,因“全身瘙痒2年”来诊。皮肤科查体:皮肤干燥,伴抓痕,血痂。诊断为老年性瘙痒症。

干性皮肤的主要特征是

A:干燥不适,瘙痒 B:皮脂分泌降低,不油腻 C:皮肤粗糙,表面不平,有细沙样感 D:皮肤红肿,抓痕,丘疹 E:皮肤纹理加深和延长,排列不规则 F:肤色灰黄,苍白无华 G:皮肤松弛,弹力降低,出现皱纹 H:皮肤潮红,表面无光泽,干燥和脱屑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20岁。1991年12月初无诱因,左侧下颌部出现小片糜烂渗液,不久右侧颌下亦出现类似病变。外涂肤轻松软膏。治疗效果不佳。以湿疹于1992年4月13日收治。家族中无类似皮肤病史,系统查体未见异常。皮肤情况:颌下两侧各有一处不整形片状浸润性斑块,约有银圆样大小。境界清楚,略隆起,表面粗糙,色素沉着。颌下两侧皮损痛,触,冷,温觉消失。右侧腰背部有2片色素沉着斑。右上臂外侧有指甲盖大2~3处散在淡红色皮疹,类似湿疹略呈环状。右前臂中段尺侧有拇指甲盖大色素斑,平滑,触,痛觉消失。右前上臂桡侧皮肤触觉存在,温觉消失。双侧耳大神经粗大,右侧尺神经粗大。右侧腓总神经较左侧明显粗大。

右上臂皮肤组织真皮层肉芽肿性病变,其内见大量泡沫状细胞。未查见抗酸杆菌。根据病史特点,该患者可诊断为:

A:瘤型麻风 B:结核样型麻风 C:覃样肉芽肿 D:寻常狼疮 E:疣状皮肤结核

 患者女,30岁。面部皮疹3个月,瘙痒不明显。皮肤科情况:颊部对称分布暗红色浸润斑疹,境界清楚,皮疹边缘略隆起,其上附黏着性鳞屑。

为明确诊断应首选的检查是

A:血,尿常规 B:皮肤病理 C:血沉 D:过敏原 E:免疫球蛋白

患者,男性,20岁。急性支气管炎,拟给予青霉素治疗。用药前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

皮肤过敏试验进行5分钟,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胸闷,注射局部皮肤发红。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晕针 B:血清病型反应 C:呼吸道过敏 D:过敏性休克 E:皮肤过敏

男,32岁,皮肤反复出现紫癜1个月,加重并出现恶心,腹痛2天。查体:四肢皮肤散在紫癜,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脐周轻压痛,无反跳痛和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

下述情况对明确病因意义不大的是

A:有无花粉,尘埃过敏 B:应用药物情况 C:有无食用鱼,虾,蟹等 D:发病前有无呼吸道感染 E:皮肤紫癜有无瘙痒

某新生儿,5天,因皮肤发黄3天来门诊。足月顺产,母乳喂养,食奶尚好,两便无特殊。体检:成熟新生儿貌,一般情况好,皮肤轻一中度黄染,心肺腹无异常发现。血清总胆红素171μmol(10mg/dl)

入院后观察3天,皮肤黄染无明显变化。其余情况同前,最可能的诊断是

A:母乳性黄疸 B:生理性黄疸 C:梗阻性黄疸 D:感染性黄疸 E:溶血性黄疸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

为了研究吸烟和户外工作(日晒)对唇癌发生的影响,对50~69岁唇癌病人和作为对照的皮肤癌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选择皮肤癌病人为对照组合适,可以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该推论是

A:正确的 B:不正确,因为皮肤癌在户外工作人员中比户内工作人员更为常见,因此对照组不能反映该群体中暴露发生的情况 C: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种疾病 D:不正确,因为进行比较的两个群体必须来自同一个群体 E:不正确,因为是样本资料数量太少

皮肤刺激试验是指皮肤接触化学毒物后局部产生的可逆性炎性变化,可以表现为充血、红斑、水肿、丘疹和溃疡等。该试验已列入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的内容之一。

并非所有化学毒物均适于做皮肤刺激试验。下述哪种情况可不做试验

A:根据结构活性关系及理化性质推测可能有腐蚀性的物质 B:经皮途径染毒显示有很强的系统毒性的物质 C:在急性经皮试验中染毒剂量达2000mg/kg仍未产生皮肤刺激症状 D:A、B均是 E:A、B、C均是

评估受压皮肤的情况不包括:()

A:皮肤的颜色 B:有无红肿热痛 C:大小便失禁 D:皮肤弹性减弱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