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63岁,类风湿关节炎病史30年,全身关节均明显受累,拟行双膝关节置换术。体检:头颈活动明显受限,张口度3cm。仅可见硬腭。
有关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征象叙述错误的是
A:手,腕,膝关节易出现关节强直和畸形 B:颈椎,腰椎较易受累 C:胸椎,骶椎较少累及 D:颞下颌关节受累可致下颌活动受限,张口度变小 E:寰关节受累,可出现声嘶,说话困难和吞咽困难
女性,34岁。右膝关节外上方肿痛3个月,右膝关节伸屈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右股骨远端有骨质破坏灶,边缘膨胀,中央有肥皂泡样改变,向内已超过中线,远端距关节面不足1cm,无骨膜反应。
若病人行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应采取的体位是
A:膝关节屈曲900 B:膝关节抬高300 C:膝关节外旋200 D:膝关节屈曲100 E:膝关节伸直位
患者女,60岁,因左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年,现局部肿痛,行走困难,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查体:左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400,外翻畸形300,活动困难。
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包括
A: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膝关节病变 C: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D:大面积的膝关节骨软骨坏死 E:静止期的感染性膝关节炎 F:涉及膝关节面的肿瘤切除后需行膝关节重建
某男性患者,4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
膝关节置换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有
A:腓总神经损伤 B:深静脉血栓形成 C:感染 D:脱位 E:关节粘连 F:关节积液
某男性患者,4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
膝关节置换术后第一阶段(术后2 d内)膝关节的主要功能锻炼包括
A: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 B:腘绳肌等长收缩训练 C:踝关节背伸运动 D:踝关节跖屈运动 E:屈膝锻炼 F:CPM机锻炼 G:步行练习
某男性患者,40岁,患类风湿关节炎多年。
膝关节置换术后禁忌的动作包括
A:蹲跪 B:过度扭曲膝关节 C:剧烈运动 D:下蹲站立 E:在半蹲姿势做“膝部旋转” F:负托重物
某女性患者,60岁,因左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15年,现局部肿痛,行走困难,拟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查体:左侧膝关节屈曲挛缩畸形40°,外翻畸形30°,活动困难。
全膝关节置换的适应证包括
A:创伤性骨性关节炎 B: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晚期膝关节病变 C:退行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D:大面积的膝关节骨软骨坏死 E:静止期的感染性膝关节炎 F:涉及膝关节面的肿瘤切除后需行膝关节重建
某女性患者,49岁,右膝关节肿痛伴运动功能障碍3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外侧关节间隙压痛明显,麦氏征阳性(外侧),X线片显示外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硬化,胫骨关节面边缘增生显著,而内侧关节间隙正常,无增生及关节面硬化征象。
该患者予以单侧膝关节置换。下列哪项不是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证
A:类风湿性膝关节炎累及两个以上间室的骨关节炎 B:关节内翻畸形大于15° C:屈曲挛缩大于15° D: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及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E:下肢力线良好的单间室骨坏死患者
某女性患者,48岁,右膝关节肿痛伴运动功能障碍3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外侧关节间隙压痛明显,麦氏征阳性(外侧),X线片显示外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硬化,胫骨关节面边缘增生显著,而内侧关节间隙正常,无增生及关节面硬化征象。
该患者予以单侧膝关节置换。以下哪项不是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证
A:类风湿膝关节炎累及两个以上间室的骨关节炎 B:关节内翻畸形大于15° C:屈曲挛缩大于15° D: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及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E:下肢力线良好的单间室骨坏死患者
某女性患者,49岁,右膝关节肿痛伴运动功能障碍3年,加重2个月入院。入院检查:外侧关节间隙压痛明显,麦氏征阳性(外侧),X线片显示外侧关节间隙明显狭窄,关节面硬化,胫骨关节面边缘增生显著,而内侧关节间隙正常,无增生及关节面硬化征象。
该患者予以单侧膝关节置换。以下哪项不是单侧膝关节置换手术的禁忌证
A:类风湿膝关节炎累及两个以上间室的骨关节炎 B:关节内翻畸形大于15° C:屈曲挛缩大于15° D: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及关节不稳定的患者 E:下肢力线良好的单间室骨坏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