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2岁,因“甲状腺功能亢进”拟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下行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查体:体重55kg;一般情况好,无呼吸困难,HR90次/min,律齐,BP120/84mmHg。
最可能的原因是(提示0.375%布比卡因20ml,10%利多卡因20ml,分别行双侧颈丛神经阻滞,10min后患者发生声音嘶哑。)
A:局部麻醉药毒性反应 B:颈交感神经阻滞 C:迷走神经阻滞 D:高位脊椎麻醉 E:舌咽神经阻滞 F:喉返神经阻滞
女性,58岁,胰腺癌术后复发,上腹部和背部疼痛,肋间神经阻滞后疼痛不能缓解。患者对阿片类药物极为敏感,副作用极大,不能耐受。
腹腔神经丛阻滞时应注意预防的并发症是
A:硬膜外阻滞和全脊髓麻醉 B:低血压,肠管和输尿管损伤 C:出血,局麻药毒性反应和神经炎 D:低血压,乙醇性神经炎,肾脏误刺和腹主动脉误刺 E:气胸,恶心,呕吐和顽固性呃逆
男性,61岁,患急性带状疱疹疼痛2月余,病程中因疼痛较轻。未服用镇痛剂;近2周来,疼痛加剧,无法忍受;查体:左T
神经分布区域有色素沉着带,有痛觉过敏和痛觉异常现象。
如果选用神经阻滞治疗,下列哪项不是选项
A:硬膜外阻滞 B:肋间神经阻滞 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 D:颈丛阻滞 E:椎旁阻滞
男性,78岁,患右胸背部(T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年余,经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明显,近期,疼痛有加重的趋势。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尚未接受过长期硬膜外留置导管阻滞治疗。
目前患者首选治疗方法是
A:持续硬膜外阻滞治疗 B:肋间神经阻滞 C:营养神经治疗 D:腰交感神经阻滞 E:抗病毒治疗
男性,78岁,患右胸背部(T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1年余,经多种方法治疗。疗效不明显,近期,疼痛有加重的趋势。询问病史,得知患者尚未接受过长期硬膜外留置导管阻滞治疗。
患者经硬膜外阻滞病情一度缓解,但撤除硬膜外阻滞后疼痛复发,下一步治疗可选用
A:单次硬膜外阻滞 B: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腔脊神经毁损 C:腰交感神经阻滞 D:臂丛神经阻滞 E:腹腔神经丛阻滞
男性,55岁,左肩痛2月余,加重伴功能障碍2星期,一周前曾行肩周压痛点局部阻滞,疼痛缓解不明显,肩关节活动度无改善。
该患者的神经阻滞治疗还可加用何种神经阻滞
A:臂丛神经阻滞 B:颈丛神经阻滞 C:肩胛上神经阻滞 D:颈段硬膜外阻滞 E: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
男性,56岁,头痛数月,加重十余天,每次头痛均由枕部开始,逐渐发展至顶部和双颞部,严重时可波及眼眶,伴有颈项僵硬。查体:颈部活动受限,左右两侧枕外隆凸外2.5cm处压痛明显并向顶部放射,枕外隆凸外侧5cm处压痛阳性,余未见阳性发现。辅助检查除颈椎X线片提示有轻度退行性变和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外,无其他异常。初步诊断为:双侧枕大,小神经痛。
在枕神经阻滞的基础上,该患者还可选用哪种神经阻滞治疗作为辅助措施
A:颈丛阻滞 B:耳大神经阻滞 C:颈胸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 D:肩胛上神经阻滞 E:三叉神经阻滞
患者女性,36岁。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行颈丛神经阻滞。
应阻滞的神经包括 ( )
A:C
~C
B:C
~C
C:C
~C
D:C
~C
E:C
~C
患者女性,36岁。拟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行颈丛神经阻滞。
颈丛神经阻滞后,病人发生声嘶和失声,最可能的原因 ( )
A:颈交感神经带阻滞 B:局麻药毒性反应 C:迷走神经阻滞 D:舌咽神经阻滞 E:高位脊麻
某男性患者,38岁,68kg,右手被机械挫伤,食指至无名指皮肤破损,肌腱及神经损伤,急诊行清创、肌腱和神经吻合术。既往体健。
选用神经阻滞麻醉时,应选择用
A:桡神经阻滞 B:尺神经阻滞 C:正中神经阻滞 D:腕管神经阻滞 E:腋路臂丛神经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