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拆除时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
A:不承重的侧模板,包括梁,柱,墙的侧模板,只要混凝土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即可拆除 B:一般墙体大模板在常温条件下,混凝土强度达到10N/mm
即可拆除 C: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方可拆除 D:在拆模过程中,如发现实际结构混凝土强度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应暂停拆模,经妥当处理 E: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背景资料:某建筑施工单位在新建办公楼工程前,按《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209)规定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应包含的各项基本内容,编制了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经相应人员审批后报监理机构,在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按此组织施工。在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计划以时标网络图(时间单位:月)形式表示。在第8个月末,施工单位对现场实际进度进行检查,并在师表网络图中绘制了实际进度前锋线,如下图所示:
针对检查中所发现实际进度与计划进度不符的情况,施工单位均在规定时限内提出索赔意向通知,并在监理机构同意的时间内上报了相应的工期索赔资料。经监理工程师核实,工序E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建设单位供应材料原因所导致,工序F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当地政令性停工导致,工序D的进度偏差是因为工人返乡农忙原因。上述情况,监理工程师对三项工期索赔分别予以批复。问题:
1、本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哪些内容?
高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A: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25mm B:应通过试验确定最佳砂率 C:胶凝材料浆体体积宜为混凝土体积的35%左右 D:降低水灰比和调整掺和料使抗氯离子渗透性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刚构)合龙梁段混凝土施工除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的规定有()
A:混凝土浇筑前,合龙口两端悬臂预加压重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逐步撤除; B:合龙梁段应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宜提高一级; C:合龙梁段混凝土应在一在中气温最低时间快速、连续浇筑; D:合龙梁段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加强保湿保温养护,控制箱梁内外温差并应将合龙梁段及两悬臂端部进行覆盖降低日照温差影响; E:混凝土浇筑前应将合龙口单侧梁墩的临时固结约束解除,合龙梁段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90%时应及时进行预应力张拉。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要求:掺泵送剂的泵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符合()。
A:应符合《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及《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施工规范》GBJ146等; B:泵送混凝土的胶凝材料总量不宜小于300kg/m3; C:泵送混凝土的水胶比宜大于0.6; D:泵送混凝土的砂率宜为35%~45%; E:泵送混凝土的含气量不宜超过5%; F:泵送混凝土的坍落度宜小于100mm。
现浇混凝土结构模板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应符合( )的规定。
A:承重模板,包括梁、板等水平结构构件的底模,应在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强度达到规定要求时,方可拆除 B: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或构件模板的拆除,侧模应在预应力张拉后拆除,其混凝土强度达到侧模拆除条件即可 C: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混凝土结构,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后,才允许承受全部设计的使用荷载 D:拆除芯模或预留孔的内模时,应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不发生塌陷和裂缝时,方可进行拆除 E:在拆除模板过程中,如发现结构混凝土强度实际并未达到要求,有影响结构安全的质量问题时,应暂停拆除模板,经妥善处理在实际强度达到要求后,方可继续拆除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情况有( )。
A: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B:水泥、外加剂有显著变化时 C: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D:矿物掺和料的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E: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两个月时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的情况有( )。
A:对混凝土性能指标有特殊要求时 B:水泥、外加剂有显著变化时 C: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半年以上时 D:矿物掺和料的品种、质量有显著变化时 E:该配合比的混凝土生产间断两个月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