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综合楼工程,地下三层,地上二十层,总建筑面积68000m2,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灌注桩阀板基础,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按照《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签订了施工合同,约定竣工时需向建设单位移交变形测量报告,部分主要材料由建设单位采购提供。施工单位委托第三方测量单位进行施工阶段的建筑变形测量。
基础桩设计桩径800mm、长度35m~42m,混凝土强度等级c30,共计900根,施工单位编制的桩基施工方案中列明。采用泥浆护壁成孔、导管法水下灌注C30混凝土;灌注时桩顶混凝土面超过设计标高500mm;每根桩留置1组混凝土试件;成桩后按总桩数的20%对桩身质量进行检验。监理工程师审查时认为方案时认为方案存在错误,要求施工单位改正后重新上报。
地下结构施工过程中,测量单位按变形测量方案实施监测时,发现基坑周边地表出现明显裂缝,立即将此异常情况报告给施工单位。施工单位立即要求测量单位及时采取相应的检测措施,并根据观测数据制订后续防控对策。
装修施工单位将地上标准层(F6~F20)划分为三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各施工段上均包含三个施工工序,其流水节拍如下表所示:
标准层装修施工流水节拍参数一览表(时间单位:周)
建设单位采购的材料进场复检结果不合格,监理工程师要求退场;因停工带料导致窝工。施工单位提出8万元费用索赔。材料重新进场施工完毕后,监理验收通过;由于该部位的特殊性,建设单位要求进行剥离检验,检验结果符合要求;剥离检验及恢复共发生费用4万元,施工单位提出4万元费用索赔。上述索赔均在要求时限内提出。数据经监理工程师核实无误。
3参照下图图示,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绘制标准层装修的流水施工横道图。
1)累加数列求和
错位相减取大值
计算工期T=5+4+12=21周
绘制横道图 [QQ截图20161102133257.gif]
背景资料
某普通铁路桥梁工程,桥跨布置为12×32m简支T梁+(40+56+40)m连续箱梁+6×32m简支T梁;0号桥台采用C25混凝土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14.6m×10.6m,厚3.0m,其余墩台为钻孔桩基础。根据设计要求,由于0号桥台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为减少其混凝土水化热,扩大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可埋放部分片石;主墩的基础位于深水中,河床处为裸岩,施工期水深5m,深水基础的承台为高桩承台;连续梁采用悬浇法施工,根据设计要求,0号块和1号块混凝土采用托架法现浇,然后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
施工单位针对0号桥台扩大基础制定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在0号桥台扩大基础施工中埋放厚度为不小于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扩大基础中埋放的石块强度为MU30。
(3)石块均匀分布,净距不小于15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20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问题
1.根据背景资料,指出0号桥台扩大基础施工方案制定的不妥之处,并给出正确的做法。
1.(1)在0号桥台扩大基础施工中埋放厚度为不小于120mm的石块不妥,应为厚度不小于150mm。
(2)扩大基础中埋放的石块强度为MU30不妥。应选用抗压强度不小于MU40的片石(根据规范要求,石块的抗压强度不低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的1.5倍,而混凝土强度为C25)。
(3)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200mm不妥,应为不小于250mm。
【考点解析】主要考察《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中对大体积混凝土中埋放片石的相关规定。混凝土中掺加片石是施工质量控制的薄弱环节,容易出现偷工减料、片石摆放不符合规定等现象。
背景资料
某普通铁路桥梁工程,桥跨布置为12×32m简支T梁+(40+56+40)m连续箱梁+6×32m简支T梁;0号桥台采用C25混凝土扩大基础,基础尺寸为14.6m×10.6m,厚3.0m,其余墩台为钻孔桩基础。根据设计要求,由于0号桥台基础为大体积混凝土,为减少其混凝土水化热,扩大基础混凝土施工时可埋放部分片石;主墩的基础位于深水中,河床处为裸岩,施工期水深5m,深水基础的承台为高桩承台;连续梁采用悬浇法施工,根据设计要求,0号块和1号块混凝土采用托架法现浇,然后拼装挂篮,用悬臂浇筑法对称施工。
施工单位针对0号桥台扩大基础制定的施工方案如下:
(1)在0号桥台扩大基础施工中埋放厚度为不小于120mm的石块,且埋放的数量为混凝土结构体积的20%。
(2)扩大基础中埋放的石块强度为MU30。
(3)石块均匀分布,净距不小于150mm,距结构侧面和顶面的净距不小于200mm,石块不得接触钢筋和预埋件。
问题
3.根据背景资料,指出主跨连续箱梁0号和1号块的混凝土浇筑次数。
大体积混凝土防裂技术措施中,超长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的方法进行施工,以控制结构不出现有害裂缝。
A:留置变形缝 B:留置后浇带 C:采取跳仓法施工 D:留置分格缝 E:留置施工缝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是()
A:保持混凝土连续施工 B:实行分层浇筑 C:选择合理的浇筑顺序 D:避免温度变形裂缝
(2013)浇筑混凝土单向板时,施工缝应留置在:()
A:中间1/3跨度范围内且平行于板的长边 B:平行于板的长边的任何位置 C:平行于板的短边的任何位置 D:中间1/3跨度范围内
大体积防水混凝土的施工,应采取以下措施:()。
A:在设计许可的情况下,采用混凝土60d强度作为设计强度。 B:掺入减水剂缓凝剂膨胀剂等外加剂 C:在炎热季节施工时,采取降低原材料温度减少混凝土运输时吸收外界热量等降温措施 D:采用高热水泥,掺加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等掺合料;
下面关于大体积混凝土基本规定说法错误的是()。
A: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技术方案。 B:大体积混凝土结构配筋除应满足结构强度和构造要求外,还应结合大体积施工方案的施工方法配置控制温度和收缩的构造筋。 C:大体积混凝土强度等级宜在C25~C40的范围内。 D:大体积混凝土不可利用60d或90d强度作为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混凝土强度评定及工程验收的依据。
以下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说法阐述正确的是()。
A: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提出施工阶段的综合抗裂措施,制定关键部位的施工作业指导书 B: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应在混凝土的模板和支架、钢筋工程、预埋管件等工作完成并验收合格的基础上。 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不宜采用二次振捣工艺。 D: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下列错误的是()。
A:浇筑方案: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斜面分层 B: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后再浇筑上层混凝土 C:养护方法分为保温法和保湿法两种 D: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以内覆盖并开始洒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