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注册会计师负责审计甲公司2008年度财务报表。在设计和实施控制测试时,A注册会计师遇到下列事项,请代为做出正确的专业判断。
在确定控制测试的范围时,A注册会计师正确的做法有( )。
A:在风险评估时对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拟信赖程度较高,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B:如果控制的预期偏差率较高,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C:对于一项持续有效运行的自动化控制,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D:如果拟信赖控制运行有效性的时间长度较长,通常应当考虑扩大实施控制测试的范围
某建设单位建设一热电厂。该单位委托甲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委托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并决定向美国丙重型设备制造商订购发电设备。甲监理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在主持编制监理规划时,安排了一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风险分析和相应监理规划内容的编写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的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并制定了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序号风险事件风险对策控制措施1通货膨胀风险转移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固定总价合同2承包单位违约风险转移要求承包单位提供第三方担保或提供履约保函3建设单位购买的昂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风险转移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4第三方责任风险自留建立非基金储备乙施工单位投保了建筑工程保险和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分隔存放。建设单位向丙公司预定产品。订货合同规定了设备类型和数量,并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支付货币,建设单位支付10%的定金。生产时间通常是4个月至9个月建设单位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决定对风险套期保值,有效地使人民币的美元价值固定,从而使设备合同的美元价值固定。
从风险控制角度来说,乙施工单位对材料分隔存放,属于( )。
A:风险分散 B:风险分离 C:风险转移 D:损失控制
某建设单位建设一热电厂。该单位委托甲工程监理公司对工程进行监理,委托乙施工单位作为项目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并决定向美国丙重型设备制造商订购发电设备。甲监理公司的总监理工程师在主持编制监理规划时,安排了一位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风险分析和相应监理规划内容的编写工作。根据该项目的具体情况,监理工程师对建设单位的风险事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对策,并制定了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序号风险事件风险对策控制措施1通货膨胀风险转移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签订固定总价合同2承包单位违约风险转移要求承包单位提供第三方担保或提供履约保函3建设单位购买的昂贵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意外事故风险转移从现金净收入中支出4第三方责任风险自留建立非基金储备乙施工单位投保了建筑工程保险和附加第三者责任险。在施工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分隔存放。建设单位向丙公司预定产品。订货合同规定了设备类型和数量,并规定了以美元作为支付货币,建设单位支付10%的定金。生产时间通常是4个月至9个月建设单位担心人民币兑美元可能贬值;决定对风险套期保值,有效地使人民币的美元价值固定,从而使设备合同的美元价值固定。
下列关于监理工程师在表中提出的各项风险控制措施的说法中,正确的为( )。
A:序号1的控制措施正确,固定总价合同对建设单位风险小 B:序号2的控制措施正确,第三方担保或承包单位提供履约保函可以转移风险 C:序号3的控制措施不正确,应采取投保保险的方式转移风险 D:序号4的控制措施不正确,从非基金储备中支付,不属于风险自留
某工程,实施过程中发生如下事件:事件1:总监理工程师安排的部分监理职责分工如下:①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组织审查(专项)施工方案;②专业监理工程师处理工程索赔;③专业监理工程师编制监理实施细则;④监理员检查进场工程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⑤监理员复核工程计量有关数据。 事件2:项目监理机构分析工程建设由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f分别从风险回避、损失控制、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四种风险对策方面,向建设单位提出了应对措施建议,见表1-1。
事件3:工程开工后,监理单位变更了不称职的专业监理工程师,并口头告知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因工作需要调离原总监理工程师并任命新的总监理工程师后,书面通知建设单位。
事件4:工程竣工验收前,施工单位提交的工程质量保修书中确定的保修期限如下:①地基基础工程为5年;②屋面防水工程为2年;③供热系统为2个采暖期;④装修工程为2年。
问题:
逐项指出表1-1中的风险应对措施分别属于哪一种风险对策。
A属于风险转移.B属于风险回避.C属于风险自留.D.属于风险转移.E.属于损失控制。
中国银监会确定的“管法人”的监管理念,其核心含义是()。
A:重点管好“一把手” B:通过法人实施对整个系统的风险控制 C:管好总行机关 D:做好法定代理人的资格审查工作
中国银监会确定的“管法人”的监管理念,其核心含义是( )。
A:重点管好“一把手” B:通过法人实施对整个系统的风险控制 C:管好总行机关 D:做好法定代理人的资格审查工作
下列属于利用信息系统实施内部控制需关注的主要风险的有( )。
A:内部报告系统缺失、功能不健全、内容不完整,可能影响生产经营有序运行 B:信息系统缺乏或规划不合理,可能造成信息孤岛或重复建设,导致企业经营管理效率低下 C:系统开发不符合内部控制要求,授权管理不当,可能导致无法利用信息技术实施有效控制 D:系统运行维护和安全措施不到位,可能导致信息泄露或毁损,系统无法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