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公司2012年3月1日~2014年1月5日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经济业务: (1)甲公司2012年3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3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从而对乙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实际支付款项100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5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2012年3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2)2012年3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3)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使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了67万元。 (4)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1月份和2月份共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假定乙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5)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75万元。 (6)2013年3月25日,收到现金股利。 (7)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50万元。 (8)2014年1月5日,甲公司将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对外转让6%,收到款项242.5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持有乙公司24%的股份,对乙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答案中的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取得长期股权投资时,初始投资成本大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不需要对其初始投资成本进行调整 B: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现金股利,投资方应确认投资收益 C: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股票股利,投资方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D:被投资单位将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投资方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甲公司2012年3月1日~2014年1月5日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经济业务: (1)甲公司2012年3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3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从而对乙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实际支付款项100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5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2012年3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2)2012年3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3)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使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了67万元。 (4)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1月份和2月份共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假定乙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5)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75万元。 (6)2013年3月25日,收到现金股利。 (7)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50万元。 (8)2014年1月5日,甲公司将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对外转让6%,收到款项242.5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持有乙公司24%的股份,对乙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答案中的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关于2012年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是( )。

A:2012年3月1日 借: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980 应收股利 25 贷:其他货币资金 1005 B:2012年3月20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25 贷:应收股利 25 C: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 借:长期股权投资-其他权益变动 20.1(67x30%)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0.1 D: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20 贷:投资收益 120

甲公司2012年3月1日~2014年1月5日发生下列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经济业务: (1)甲公司2012年3月1日从证券市场上购入乙公司发行在外30%的股份并准备长期持有,从而对乙公司能够施加重大影响,实际支付款项1000万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25万元),另支付相关税费5万元。2012年3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 (2)2012年3月20日收到现金股利。 (3)2012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增加使乙公司资本公积增加了67万元。 (4)2012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00万元,其中1月份和2月份共实现净利润100万元,假定乙公司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等。 (5)2013年3月10日,乙公司宣告分派现金股利75万元。 (6)2013年3月25日,收到现金股利。 (7)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450万元。 (8)2014年1月5日,甲公司将持有乙公司30%的股份对外转让6%,收到款项242.5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持有乙公司24%的股份,对乙公司仍具有重大影响。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分析回答下列第(1)-(3)小题。 (答案中的分录金额单位以万元表示)

关于2013年和2014年与长期股权投资有关的会计分录,下列各项中,会计处理正确的有( )。

A:2013年3月10日 借:应收股利 22.5 贷: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22.5 B:2013年3月25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22.5 贷:应收股利 22.5 C:2013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35(450x30%) 贷:投资收益 135 D:2014年1月5日 借:其他货币资金 242.5 贷: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196 -损益调整 405 -其他权益变动 4.02 投资收益 1.98

A公司有关对甲公司和乙公司投资业务资料如下: (1)2011年1月2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0万元购入甲公司部分股份,所购股份占甲公司股份总额30%,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当日办理完毕有关股权转让手续。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0000万元。假定取得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2)2011年7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直接对乙公司投资,乙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A占乙公司股份总额的10%。A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当日办理完毕有关股权转让手续。 (3)2011年9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9月26日乙公司支付现金股利。 (4)2011年度末甲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000万元。 (5)2012年1月25日甲公司宣告分配2011年现金股利6000万元。 (6)2012年度末甲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增加其他资本公积800万元,2012年度末甲公司发生亏损3000万元,2012年度末A公司对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金额为20880万元。 (7)2013年1月2日A公司以22000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甲公司股份全部出售,价款已于当日全部收到,并存入银行,股权转让手续已于当日办理完毕。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4)题。

关于A公司对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初始计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形成商誉 B:初始投资成本与享有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利得 C:A公司应调整增加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 D:A公司应调整减少对甲公司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1000万元

A公司有关对甲公司和乙公司投资业务资料如下: (1)2011年1月2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20000万元购入甲公司部分股份,所购股份占甲公司股份总额30%,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当日办理完毕有关股权转让手续。2011年1月1日甲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70000万元。假定取得投资时点被投资单位各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双方采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 (2)2011年7月1日A公司以银行存款5000万元直接对乙公司投资,乙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A占乙公司股份总额的10%。A公司对乙公司的投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当日办理完毕有关股权转让手续。 (3)2011年9月16日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9月26日乙公司支付现金股利。 (4)2011年度末甲公司实现净利润为10000万元。 (5)2012年1月25日甲公司宣告分配2011年现金股利6000万元。 (6)2012年度末甲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而增加其他资本公积800万元,2012年度末甲公司发生亏损3000万元,2012年度末A公司对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可收金额为20880万元。 (7)2013年1月2日A公司以22000万元的价格将持有的甲公司股份全部出售,价款已于当日全部收到,并存入银行,股权转让手续已于当日办理完毕。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4)题。

关于A公司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变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2011年度甲公司实现净利润,A公司应增加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3000万元 B:甲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A公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1800万元 C:乙公司宣告发放现金股利,A公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50万元 D:2012年度甲公司发生亏损,A公司应减少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900万元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1998年开始酝酿,几易其稿,最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出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准备实施。十国集团在2006年底开始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部分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表示将利用新协议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俄罗斯等也将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实施新协议。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年初宣布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将在2010年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选项属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三大支柱内容的是( )。

A:外部监督 B:最低资本要求 C:市场约束 D:治理结构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1998年开始酝酿,几易其稿,最终由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于2004年6月正式出台。《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出台后,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准备实施。十国集团在2006年底开始执行《巴塞尔新资本协议》;部分欧盟成员国,澳大利亚,新加坡和中国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也表示将利用新协议对商业银行进行监管;部分发展中国家如南非,印度,俄罗斯等也将采取积极措施克服困难实施新协议。中国银监会于2007年年初宣布中国大型商业银行将在2010年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属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目标的是( )。

A:增进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 B:强调发达国家帮助不发达国家 C:采用更完备的方法来应付风险 D:资本充足率要求的计算方法,能与银行业务活动保持适当的敏感度

2010年,绿豆价格的大起大落引起了广泛关注。6月,北京市场绿豆批发价格为6.7元/斤,相比上月最高的9.2元/斤下跌了2.5元/斤。有关人士表示,导致绿豆价格跳水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受国家最近出台的相关政策和媒体舆论的影响,使手中存有大量绿豆的商户产生恐慌心理,大力出货,主动降价;另一方面,夏天绿豆容易变质,库存期有限,不能大量积压。

价格是影响农产品需求的直接因素,在消费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绿豆价格降低,会导致( )。

A:购买力增加 B:购买力降低 C:需求增加 D:需求减少

金融创新降低了货币需求的稳定性,主要是因为()。

A:降低了交易性货币需求 B:提高了交易性货币需求 C:提高了投机性货币需求 D:降低了投机性货币需求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导致同等工资率下的劳动力需求量减少的因素有( )。  A.产品需求减少 B.产品需求增加
C.资本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 D.资本价格下降的规模效应
E.资本价格上升的规模效应

A:他条件相同的 B:产品需求增加 C:资本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 D:资本价格下降的规模效应 E:资本价格上升的规模效应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