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此次汇改之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将人民币汇率划归传统钉住安排。这表明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 )。

A:不超过+_1% B:超过+_1% C:不超过+_2.25% D:超过+_2.25%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汇改后人民币稳中有升,一年的时间里对美元大约升值了1.5%。导致人民币升值的因素是( )。

A:国际收支顺差 B:宏观经济局部过热 C:实施紧缩的货币政策 D:中国人民银行入市买汇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人民币汇率不再钉住单一美元,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对人民币的美元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调整,从8.2765调整到8.11。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假设美元利率为7%,人民币利率为3%,则3个月远期人民币( )。

A:升水1% B:升水2% C:升水4% D:贴水4%

某商业银行系统,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0%,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为0.67,提现率为1%,超额准备金率为5%。已知该国基础货币数量为980亿。问以下问题: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货币基础,其主要包括( )。

A:存款货币 B:货币供给量 C:通货 D:存款准备金

某商业银行系统,法定活期存款准备金率为20%,定期存款准备金率为10%,定期存款与活期存款比率为0.67,提现率为1%,超额准备金率为5%。已知该国基础货币数量为980亿。问以下问题:

货币乘数就是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它( )。

A:与基础货币成反比 B:与货币供给量成反比 C:与基础货币成正比 D:与货币供给量成正比

私有制的产生,剩余产品的出现,贫富的分化是早期信用关系产生的客观基础。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信用是从属于商品货币关系的经济范畴,商品货币关系是信用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存款货币流通具体表现为存款货币( )。

A:在银行存款人存款账户之间的等量转移 B:在银行体系内部账面上进行的 C:不引起存款货币进入或退出流通 D:可以不涉及银行信贷的投放和回笼

2015年末,某国未清偿外债余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1年及1年以下短期债务为400亿美元。当年该国需要还本付息的外债总额为500亿美元。该国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0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1600亿美元,服务出口总额为900亿美元。

假设该国法定货币为克朗,若美元对克朗的汇率由1美元=100克朗变动至1美元=120克朗,则该国( )。

2015年末,某国未清偿外债余额为2000亿美元,其中,1年及1年以下短期债务为400亿美元。当年该国需要还本付息的外债总额为500亿美元。该国2015年国民生产总值为8000亿美元,国内生产总值为10000亿美元,货物出口总额为1600亿美元,服务出口总额为900亿美元。

假设该国法定货币为克朗,若美元对克朗的汇率由1美元=100克朗变动至1美元=120克朗,则该国( )。

A:本币贬值,加重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 B:本币升值,加重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 C:本币贬值,减轻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 D:本币升值,减轻偿还外债的本币负担

2005 年 7 月 21 日,在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原则指导下,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启动,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两年来先后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外汇市场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扩大,并形成双向波动的格局,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2005 年汇改以来截至 2012 年 7 月20 日,人民币五年来已对美元升值 25.05%,实际有效汇率升值 20.28%.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参考一篮子货币不仅扩大了汇率弹性,而且改变了汇率政策目标.在新的汇率制度下,汇率政策目标是().

A: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双边汇率 B:稳定人民币的名义有效汇率 C:盯住美元 D:盯住一篮子货币

如果斯蒂芬从支票存款账户中提取了400美元现金,那么()。

A:基础货币减少400美元; B:基础货币增加400美元; C:基础货币保持不变; D:无法确定基础货币的变化情况。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