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初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年初预期目标M同比增长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7%,余额较年初增2.6万亿,GDP增长8%左右,CPI控制在3%以内。年中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升息,管紧信贷等多种措施,年末实现的目标为:M的余额,25.3万亿,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万亿,同比增长14.4%。余额较年初增长2.41万亿;GDP达到13.7万亿,同比增长9.5%,CPI上涨3.9%。

在实现的目标中,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出现( )。

A:高度相关性 B:异常变化 C:一定程度的背离 D:同比例同方向的变化

2004年初为稳定经济,稳定物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进一步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年初预期目标M同比增长17%,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同比增长17%,余额较年初增2.6万亿,GDP增长8%左右,CPI控制在3%以内。年中中国人民银行采取升息,管紧信贷等多种措施,年末实现的目标为:M的余额,25.3万亿,同比增长14.6%,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8.9万亿,同比增长14.4%。余额较年初增长2.41万亿;GDP达到13.7万亿,同比增长9.5%,CPI上涨3.9%。

宏观金融指标与宏观经济指标出现的这种变化说明,M同最终目标的( )。

A:相关性出了问题 B:可控性不强 C:可测性有问题 D:抗干扰性不强

伴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回升向好,中国的CPI在2009年年末也开始由负转正,而且在2010年呈现出逐季加快的趋势。物价高位运行,2011年7月份数据显示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食品价格上涨14.8%,其中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33.6%,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2.08个百分点。通胀压力依旧较高。

这种物价现象属于( )。

A: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经济危机 D:正常的物价波动

2009年年底希腊债务危机引爆了欧洲债务危机,美,日,欧等主要发达经济体均陷入衰退。各国纷纷出台措施,力图稳定金融市场和刺激经济增长。然而,众人企盼的经济复苏迹象依然难觅,近日一些主要发达经济体公布的负面经济数据现实,其经济衰退程度日益加深。以英国为例,英国中央银行和英国工会联合会近日分别下调了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英央行认为,2010年,英国经济同比降幅大约在4%~6%之间;英国工业联合会16日预测英国经济全年将下降3.3%。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种经济现象属于( )。

A:隐蔽性通货膨胀 B:正常的经济波动 C:恶性通货膨胀 D:金融危机

近年来,某国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投资增长加速(尤其一些地区房地产投资过大),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现象,形成煤,电,油,运等供应紧张,物价增长加快的趋势。对此,中央银行采取了一系列货币政策措施加以调控,并已取得良好成效。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般而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是( )。

A:充分就业 B:经济增长 C:国际收支平衡 D:稳定物价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种物价现象属于( )。

A:隐蔽性通货膨胀 B:通货紧缩 C:经济危机 D:正常的物价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产生这种物价现象的重要原因是( )。

A:紧缩的财政货币政策 B:积极的财政货币政策 C:国际环境的影响 D:扩大固定资产投资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治理这种物价问题,可以采取的财政政策措施有( )。

A:增加政府的福利支出 B:减少政府的投资 C:增加财政补贴 D:削减行政事业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但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经济出现了许多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1998-2002年的物价问题。该时期物价指数分别为。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为了治理这种物价问题,可以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有( )。

A:调低利率 B:提高利率 C: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国债 D: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购入国债

宏观调控的基本目标包括: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这四个目标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也存在矛盾和冲突。其中,存在互补关系的是( )。

A:增加就业与稳定物价 B: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 C:增加就业与经济增长 D:经济增长与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微信扫码获取答案解析
下载APP查看答案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