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肾衰竭多尿期尿量增多的机制不包括
A: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B:肾小管阻塞解除 C:肾小球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D:新生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尚不成熟 E:渗透性利尿
右心衰竭时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小动脉壁通透性增加 C: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D:粘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 E:淋巴液回流受阻
某男性患者,59岁。反复发作咳嗽、咳痰20余年,近3年进行性气急加重,时有尿少,下肢水肿,1周前因感冒症状加剧而住院。查体:神清,气促,口唇发绀,结膜充血,颈静脉怒张,两肺呼吸音低,肺底闻及湿性啰音,心界不大,心率110次/分,律齐,P
亢进,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肝肋下2.5cm,质软,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水肿(+ +),痰涂片见革兰氏阴性杆菌生长,血气分析示:PaCO
50mmHg,PaO
45mmHg,pH7.30。
本病例右心衰竭的治疗首选是
A:氧疗和适当利尿 B:静脉注射西地兰或毒毛旋花子苷K C:静脉注射多巴酚丁胺 D:静脉滴注1,6-二磷酸果糖 E:静脉注射酚妥拉明
心衰竭时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小动脉壁通透性增加 C: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D:黏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 E:淋巴液回流受阻
右心衰竭时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小动脉壁通透性增加 C: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D:黏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 E:淋巴液回流受阻
右心衰竭时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是()
A: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B:小动脉壁通透性增加 C:毛细血管内静水压增加 D:黏多糖在组织间隙内沉积 E:淋巴液回流受阻
右心衰竭的主要表现不包括()
A:肺水肿 B:体循环充血 C:咳粉红色泡沫痰 D:呼气性呼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