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5岁,行胃癌,胃大部切除术后。医师给予其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CA),所使用的方案是:术后立刻给予吗啡负荷量2mg,持续剂量1mg/h,冲击(弹丸)剂量0.5mg/次,锁定时间10min。
静脉PCA是术后镇痛的首选方法,其优点是
A:程序锁定可避免药物的作用过度叠加导致药物过量 B:与肌内注射阿片类药物相比,可减少缺乏镇痛药知识的不足 C:术后立刻负荷剂量可避免术后镇痛出现空白期 D:术后镇痛药量明显减少 E:避免术后医师处方镇痛药和给镇痛药之间的忍痛过程 F:吗啡是静脉PCA常用的药物
二十八岁初产妇,正常妊娠,平素体健,无其他并发疾病;3h前破水,现出现规律宫缩,宫口2~3cm,宫缩时疼痛难以忍受,强烈要求分娩镇痛。
该患者最适于接受何种分娩镇痛
A:间断肌注哌替啶(度冷丁)镇痛 B:硬膜外PCA镇痛 C:单次椎管内注药镇痛 D:连续蛛网膜下腔阻滞镇痛 E:间断注射地西泮和吗啡镇痛
女性,32岁,因侵袭性葡萄胎,给予甲氨蝶呤单剂量化疗后第5天,主诉因口腔为疼痛而影响进食。
下列哪项处理是错误的
A:每日用软毛刷刷牙 B:生理盐水漱口 C:疼痛难忍,可适当给予镇痛剂 D:禁食 E:遵医嘱输入液体及大剂量维生素
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疼痛难忍,要求使用镇痛剂,此时应选用
A:吗啡 B:芬太尼 C:罗通定 D:哌替啶 E:镇痛新
某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感疼痛难忍,要求使用镇痛剂,此时应选用
A:吗啡 B:芬太尼 C:罗通定 D:哌替啶 E:镇痛新
患者男,56岁。胃癌术后三个月。患者出现背部疼痛。活动时加重,不能忍受,要求用镇痛剂
该患者疼痛级别属于
A:0级 B:1级 C:2级 D:3级 E:4级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目前,全世界每天约有550万人正在忍受着各种疼痛的折磨。各类疼痛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而且可能引发其他疾病。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疼痛的认识比较片面,认为疼痛只是一种伴发症状,只要疾病治好,疼痛就会消失,镇痛只能起到治标的作用,因而常常忽视对疼痛的治疗,尤其是对轻、中度疼痛的治疗。
疼痛一般分为普通疼痛和慢性顽固性疼痛。疼痛可以使患者的心理、精神失衡,使之产生忧郁、焦虑、烦躁及恐惧;疼痛还会影响患者各个系统的正常生理机能。严重的疼痛可影响胃肠道蠕动、消化道功能、植物神经功能,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及大汗淋漓等。剧烈的或长期连绵不断的疼痛,可使人体某个器官、系统的功能发生紊乱乃至异常,造成生活 质量下降,还会导致病人抑郁、残疾甚至自杀。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慢性疼痛是一种疾病”的概念。现已把疼痛称为继呼吸、脉搏、体温和血压之后的人类第五大生命指标。
疼痛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公众健康问题。虽然对于疼痛的理论认识日益提高,但却难于将其有效治疗。由于文化、个人态度、教育、政治以及思维逻辑等方面的原因,目前急性和慢性疼痛都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以亚洲国家最为严重,普遍存在阿片成瘾恐惧症。
WH0已经联合LAsFf(世界疼痛大会)和国际麻醉剂控制委员会一起呼吁降低阿片成本,改善对医用阿片类药物过分控制的现状。LASP发起一个年度的“世界镇痛日”活动,目的是使“免除疼痛”的理念深入人心,进一步加深对“免除疼痛是基本人权”的认识。使“免除疼痛”成为法定权利,最好的措施就是立法。
实施全球疼痛治疗有赖于多种措施的结合,要推动世界范围疼痛研究和临床资料的发展,为全人类战胜疼痛,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促进作用。
过去人们习惯性把镇痛药分为“中枢性”和“外周性”。前者主要作用在大脑和脊椎部位的阿片物质;后者主要是抑制外周组织的环氧化酶的非甾体类抗炎药(NSALDS)。近年的研究证实阿片的物质的外周组织局部镇痛作用及NSALDS的中枢系统的镇痛作用。因此,从镇痛药物是否具有成瘾进行分类,可能更为确切,故将其分为阿片类镇痛药和非甾体类解热 镇痛类抗炎药。
下列关于“疼痛”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疼痛是一种病症,治疗过程的药物易让病人形成阿片瘾 B:疼痛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问题,但疼痛又不能治疗 C:疼痛可以引发其他疾病,镇痛药也只是治标却不能治本 D:疼痛人类五大生命指标之一,很多人却只能忍受其折磨